战疫中的青春画像|每一句“谢谢”都是坚守下去的动力!这群青年医护用青春力量迎接疫情挑战
2022-04-28 青年

儿童医院青年团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大白姐姐,你别害怕,我很快会好的。”“姐姐和你一起战胜病毒,加油!”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童病房,这是上海市儿童医院的95后护士王一婷和8岁新冠确诊患者林林(化名)的日常对话。在治疗孩子们疾病的同时,王一婷想成为照亮患儿生命中的一束光,给他们送去温暖。但与此同时,她也被可爱的孩子们治愈了。

 ◆ 她想成为照亮患儿生命的那束光 ◆ 

8岁的林林是入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童病房里的一位“特殊”患儿。他不仅是一位新冠确诊患者,同时也是一位血友病患儿。林林的凝血功能天生存在障碍,如果不小心被撞到,很容易会流血不止。

而1996年出生的王一婷是儿童医院特诊部的一名护士,也是医院门急诊综合团支部的一名青年团员。穿上防护服进病房的第一天,王一婷就关注到了这个特别的男孩。

最初接到来公卫支援的命令时,王一婷坦言“内心更多的是忐忑与不安”。全身穿着防护服让人感觉有些行动不便,站在舱门前,王一婷和小伙伴们相互检查了好几次防护面屏有没有戴好,鞋套有没有穿好,做了好久的思想斗争:“走进那道舱门之后就是半污染区了,就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了。”最终彼此间给了对方一个坚定的眼神,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勇敢地走了进去。

虽然来之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心理建设,但是刚进舱时看见人满为患的床铺,王一婷还是有种呼吸急促的感觉。“大白姐姐,不要害怕,我很快会好的,我和你一起加油。”林林一边在接受王一婷护理的同时,一边安慰着眼前的这位大姐姐。这让王一婷瞬间感受到一股力量。很快,王一婷和林林成为了好朋友,彼此分享心情,互相鼓励加油。

王一婷

在儿童病房,王一婷和其他三位护士要照顾的患儿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仅3岁。除了要留意患儿的身体状况,还要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像叠被子、喂饭、换尿布之类的。有空的时候,她也会和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在病房,和林林一样,很多孩子称王一婷为“大白姐姐”。身处陌生的环境,很多孩子难免有对抗抵触、孤独害怕的情绪,王一婷会想尽办法去逗孩子开心。夜班时,常常有小朋友不愿意睡觉,王一婷会过去拍拍他们的后背,知道身边有人陪着,孩子们才安心地继续睡觉。

“还记得有一个小可爱拉着我的手要抱抱,感觉自己内心瞬间被融化了,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要成为照亮他们生命中的一束光,希望如期而至的不只有春暖花开,还有疫情过后平安健康的我们。”

王一婷说,在病房里看到的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特别暖心。她开始明白来这里真正的意义,保护这群特殊的小患儿,是所有人的使命。在队友们彼此间的关心和鼓励下,所有人都坚持下来了,越来越多的患儿顺利出院了。如今,王一婷已经完成了一个月的支援任务,不过她选择继续坚守。为战胜疫情,大家都在做最大的努力。尽管每天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汗流浃背,但是看着出院的小朋友跟医护们热情道别,所有的疲惫都消散了。

在这个特殊时期,所有人都不容易,大家都拧成一股绳。而这段特殊的工作经历,一定将成为王一婷人生中一段最难忘的回忆。

在这特别的经历中,这群青年人始终手牵手肩并肩,站在了疫情一线。王一婷所在的援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童医院抗疫突击队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数占比高达88%,共青团员占比35%。他们主动承担疫情防控一线岗位任务,展现团员青年的战斗力。面对疫情,青年突击队队员挺身而出,向前而行,在防疫一线树起了一面面鲜红的旗帜。

初入病房的忐忑被孩子们一声声的“大白姐姐”“大白阿姨”打消得无影无踪。儿童医院内科第二团支部护士王文怡变成了一位“新手妈妈”,24岁的她开始学着给孩子们喂饭、哄宝宝入睡,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而门急诊综合团支部谢艳萍说,每当一个小朋友或一家人出院时,都替他们开心,为他们消毒行囊;他们给予的每一句“谢谢”都是坚守下去的动力。

被隔离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人心。这段特别的经历对于这群青年团员来说,都是值得被珍藏被怀念的。王一婷坚信,在小患者和他们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早日打败病毒怪兽!

 ◆ 他们用青春力量迎战疫情挑战 ◆ 

2022年的春天,来势汹汹的疫情让很多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按下了“慢行键”,而全市30万医务人员逆向而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队伍中,这群青年团员格外醒目。他们有着青春的面庞,坚毅的眼神,勇敢的目光。他们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已经长大,能独当一面,能扛起重担。

在这场战疫中,除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定点医院外,更多的青年医护入驻“主战场”之一的方舱医院,用青春力量迎接方舱挑战。

“您好,请入驻的党员同志来扫码报到。”经过紧张细致的筹备,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区域五个场馆6600张床位,全部通过验收,于4月4日晚8点开始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

方舱医院里的青春力量

00后,向组织报到!4月1日,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4舱内,来自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范泽海护士正在组织病区党员进行“双报到”。作为这支团队里年龄最小的党员,2000年出生的范泽海已体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自信。在N4舱启用后,范泽海随即投入到舱内收治工作中,连续三天的奋战,1500张床位已经全部收满。为了更好地推进方舱内的管理,加强医患交流与互动,在临时党总支的统一调度下,范泽海以青年党员的身份组织入住党员的“双报到”工作,而且很快便建立了一支党员志愿者团队。

坚守方舱医院的这群青年人,正用行动描绘着“大写的青春”。

“穿上防护服,我们就不是个孩子了。”这群青年医护说。4月初,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疗队入驻城市足迹馆方舱医院。随队出征中,有着六位00后青年。其中,年龄最小的就是00后护士刘庄凤。进舱的前两天,她在入住酒店度过了22岁生日。过生日那天,对着生日蛋糕许愿时她说:“能跟前辈们一起并肩战斗,是白衣天使的责任,更是最好的成长礼。”方舱医院里的病人们会比医护工作人员更加紧张,为了减少他们的焦虑,刘庄凤努力传递一些温暖给方舱医院里的患者,让他们放松下来。

“到了这里后,我才知道自己应该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去做些什么。我们虽然是年轻的一代人,但同样也是有担当的一代人。”刘庄凤说。

护士朱颖来自曙光医院手术室,在方舱医院她同样收获无数温暖。“患者会提醒我‘小姑娘,不要急,做好自己防护’,与其说我们在守护患者,更应该说我们和患者互相守护着。”朱颖说,为了减轻医护的负担,一些患者志愿者会帮忙给其他患者送水,给一些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提供帮助,陪同心理焦虑的患者谈心……作为护理新人,到了方舱后朱颖才明白舱内工作的辛苦,尽管如此,但当收到被隔离人员感谢的那一刻,所有疲惫都会烟消云散了;也真正领会同心战疫、共克时艰的意义。

“撒娇、卖萌、宝宝……”类似这些词语是部分90后、00后身上的标签,很多人曾经担心年轻人能否扛起未来的重担,就在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内外,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责任,描绘了“大写的青春”。

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核酸采样点、急诊……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都成了这群青年人的战场。疫情特殊时期,眼下沪上各大医院的急诊急救战场考验着医护们的战斗力。来自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95后消化科护士邹珊珊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急诊,此前错过了方舱医疗队的招募,这次院内的战场需要战士,她不想再错过。年轻一代早已习惯在互联网空间记录和表达,邹珊珊有时会在网络上记录一些工作日常。她说:“我写的时候也只是想做个记录,但发现好多人而且是陌生人给我点赞和评论。满屏都是大家表达对医务人员辛苦付出的感谢,战胜疫情的决心。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做的这份职业既平凡琐碎,又伟大神圣。”第一批的急诊支援任务结束后,第二批支援名单征集时,邹珊珊又报名了。她说,作为青年医护,肩上有份使命感与责任感,她希望和所有人共同努力与坚持。几天前,邹珊珊的新岗位确认了,再次支援发热门诊。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是青年人的本色。这群青年医护说,很自豪可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全部力量,也愿意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