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她们是“天使妈妈”!特殊的节日致敬“逆行”中的母亲
2022-05-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在方舱医院,龙华医院医疗队的这位母亲说,她是很多孩子的母亲,必须发挥自己儿科护士的专业素养,把更多爱撒向病区的小朋友们;新华医院的这位母亲则穿梭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抢救室,步履不停;而她们则守护着妈妈和患儿们,将自己的宝贝排在后面……

母亲节,象征着青春与慈爱,朝气与温柔。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这些逆行的母亲们扎根于不同的医院,坚守着治病救人与疫情防控两道“关口”。

方舱中的母亲

小朋友眼中的“天使妈妈”

“我下班啦,现在回去(驻地)休息,你们好吗?”刚刚脱下“大白”的龙华医院儿科护士长费小琴拨通了给母亲的电话。那头的母亲说:“一切都好,你要自己注意安全。”此时年仅6岁的女儿“抢”过电话说:“妈妈提前祝你节日快乐!我想你了!你工作很忙吧?外公今天又给我烧了我喜欢的胡萝卜!”日常的寒暄让一股股暖流涌向了费小琴的心间。在第一线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她感谢家里的支持,让她毫无牵挂地在一线照顾更多需要照顾的人,也暗下决心,待凯旋之日一定要为母亲补过一次母亲节。

说起方舱的工作,费小琴表示,驱使她不断向前奋进的是职业的使命感。她发挥自己儿科护士的专业素养,希望把更多的爱撒向病区的小朋友们。病区里曾有一位患儿高烧40摄氏度,在配合医生中药治疗的同时,费小琴充分调用现场有限的物资,用自制冷水毛巾冷敷额头、温水擦拭等方法为其进行物理降温护理,并积极运用“清天河水”传统推拿手法来进行降温处理,4小时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此后也没有出现体温反弹,平安出院。

初夏时节,母亲节如约而至,金山天华路方舱里也到处洋溢着亲情融融的氛围。一束束由龙华医院医疗队党总支和建工集团准备的鲜花,送到了方舱医院中工作的“妈妈们”和患者的手中。

90后妈妈小英(化名)告诉记者,孩子爸爸会记录下他们在方舱生活的每一天。她作为母亲,在照顾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要把这些他幼儿时期方舱生活的记录,作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留存下来,等他长大后,让他立志向龙华的“大白”学习,也希望他能学习中医,在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把这束花送给你妈妈吧,祝她节日快乐!”龙华医院医疗队队员黄凯欢偷偷地和病区里的安安同学说。安安偷偷地走到了妈妈的身边,爬上病床到妈妈面前,害羞地说“妈妈,祝你节日快乐。”妈妈说:“谢谢你呀宝贝,祝你每一天都快乐。”

“谢谢你们这么用心,还给我们送上康乃馨,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吧!”安安妈妈看到身后的黄凯欢感谢地说。“没有没有,看到安安,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女儿。”黄凯欢说。孩子永远是妈妈们的共同话题,黄凯欢与安安妈妈交流起育儿经验。黄凯欢表示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亲过女儿肉嘟嘟的脸,有多久没有陪她一起玩了。

像黄凯欢这样的妈妈医疗队里还有很多。医疗队的妈妈们把最好的礼物——陪伴给予了病区里的小朋友们,她们也被小朋友称之为“天使妈妈”。她们每次巡视路过病区里小朋友的时候,都会在那里多待一会,问问有没有什么需要,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们的。看到小朋友在“方舱书屋”里面玩耍时,也想一起陪着她们。此时此刻,她们已经不再是护士而是天使,认真照顾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不再感觉陌生与害怕。

穿梭于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抢救室

母亲与护士,两种角色一样情怀

新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抢救室的护士长陈皎,前几天收到了8岁儿子发来的信息:“老师布置了作业,要采访家里的职业人,妈妈,我想要采访你。”从3月底起,陈皎就一直没有见过儿子。作为护士长,她必须闭环在医院里,守着责任重大的两个阵地;作为母亲,她感怀于儿子的理解和认可。

5月4日到5月8日,串起五四青年节与5月8日的母亲节,这两个节,象征着青春与慈爱,朝气与温柔。而在新华医院的这段日子里,青年人与母亲们扎根于医院,坚守着治病救人与疫情防控两道“关口”。新华医院应开尽开,救治不停,始终让值守着沪上东北片区群众健康的这家三甲综合性医院秩序如常。

与母亲在家的角色一样,急诊抢救室的护士长就是这里的“管家”,既要协同医生参与救治,又要协调管理区域内的防控工作。面对接诊量的激增,陈皎带领护理团队反复调整急诊流程,抓细节,重落实,严格把控各项防控措施。“为了在第一时间救治急危重患者,我们建立了抢救室筛查区,将预检前移,建立了一道道防疫流程,层层过滤,将风险减少到最低。同时,在入口处清晰划分120通道和预检通道,在内部划分防护用品的穿脱区域,有效落实区域管理,规范防护。即便再忙,医护人员还必须反复培训防疫规范,包括防护服的穿脱、手卫生的执行、环境有效消杀等。

疫情以来,新华医院急诊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承担了大量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任务,接收的急诊救护车人次每日攀升,最高日救护车人次达65辆,在抢救室的留观患者最高人数达到79人。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陈皎像“救火队员”一样投身其中。她已经习惯了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连轴转甚至连续无眠的状态……遇到危重患者,她总是冲在前面,把年轻的同事护在身后;面对情绪焦躁的家属,她总能专业细致耐心地安抚解释……

抢救室的护士30多位,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护士20多位。陈皎说:“这里有很多青年,也有很多年轻的妈妈,但他们却专业老辣,处变不惊,既要救命,又要安全,还要有爱。”

她们守护妈妈和患儿

自己的宝贝排在后面

王丽娟,是新华医院产二病区的护士长。疫情以来,产妇人数持续攀高且非常紧急,先兆临产、胎膜早破、急诊剖宫产等不时出现。让王丽娟印象最深的是产二病区有一位孕21周+的试管婴儿妈妈,她怀的是双胞胎,但已经多次住院保胎,她的妈妈看着格外心疼,偷偷流泪,说:“我心疼女儿呀,她为了怀孕吃了多少苦头呀!”

“产科是迎来新生命的地方,妈妈们用生命孕育下一代,我看着她们母女,想到了我可爱的两个女儿,更想到了我的妈妈。”因为工作关系,王丽娟已经4年没有回过江西老家,没见到妈妈了!这个母亲节,她只能和妈妈云过节,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早点结束,早日和妈妈团聚。“想女儿的时候,就跟她们视频,有时候视频开着,她们读书我工作,有时候一起跟着跳操,也是另一种乐趣。”王丽娟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舍小家,为大家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儿呼吸内科的医生李京阳是个年轻的妈妈,参与儿科急诊工作,从3月起就闭环在医院里。家中1岁的女儿托付给公婆,休班时通过视频通话看看她。开头几次,女儿听到李京阳的声音会对着手机喊“妈妈”、抱着手机亲亲,后来发现无论怎么喊妈妈都不来抱她,开始发脾气拒绝看镜头,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就挥手“拜拜”。但是听到婆婆说女儿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妈妈的枕头才肯睡,李京阳的心里酸酸的。每一天,李京阳的工作都很满,上完急诊休息的时候,她还要在互联网医院上值班,回答患儿家长的远程咨询。有一次,她在互联网医院上遇到了一位哮喘的老病人,小区封控无法按时随访,李京阳就把患儿的治疗用药与家属逐一交代,详细告知哮喘护理要点,最大程度地给予了便利。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她们把想念孩子、家人们的心转化成了工作,去帮助更多市民们。她们说,希望市民们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配合防疫的各项工作,这样如常的上海就能快点回来!

祝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