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90后小伙带领核酸检测团队驰援上海:为“逆行大白”感到骄傲!
2022-05-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5月初,上海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成效的背后,离不开来自兄弟省份“逆行者”的付出。“我来,我对扩增仪比较熟,我留下来”“我来,我加样比较快,我留下来”……这争先恐后的一幕幕发生在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虹口点。带队的组长钟鹏强是一名1993年出生的小伙,他说:“我为我们组所有的‘逆行大白’感到骄傲!”

90后带领核酸检测“天团”驰援上海

据悉,该组医护人员共11人,来自广东多家三甲医院。所有组员均有丰富的核酸检测经验,并且多位医护人员都有支援抗疫的经验。组内一共六名党员,总是能在任务最艰巨的时候站出来,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组长钟鹏强,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新冠爆发以来,一直在一线从事核酸检测工作,曾随方舱支援过湛江吴川。4月3日凌晨到达上海的钟鹏强,第一次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上海,“印象中的魔都上海无论是经济还是生活,都比较繁华,马路上应该是车水马龙,但那一天,路上没有一辆车,非常安静。”

在酒店迅速办理好入住后,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精神抖擞地奔赴实验室。作为检测组组长、虹口点支援队总负责人的钟鹏强,不仅要负责日常的核酸检测工作,还要负责物资的管理以及组内组间人员的调配。此外,钟鹏强还经常关心组员们的生活。“他不仅是我们的组长,也是我们的后勤部长,是我们的生活委员。遇到什么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组员们告诉记者。

这支年轻且富有经验的小分队,对口支援虹口中科润达方舱实验室。主要负责样本接收、试剂配制、样本处理和扩增、结果分析及反馈全流程。由于方舱实验室空间狭小,特别是缓冲间勉强只能容纳一人,面对驻点实验室的样本量直线上升的情况,排班模式由原来“三班倒”调为“二班倒”。截至4月底,实验室累计完成检测28.07万管、54.9万人次。日检测能力由最开始的几千稳步提升到上万。这不仅得益于组员们过硬的专业素质,更得益于所有人团结一心的努力。

抗疫中的“云生日会”难忘且珍贵

令钟鹏强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天,因为方舱实验室空调的故障,方舱内部的温度已经达到38℃,且温度还在不断升高。此时,该组的所有的医护人员已经在方舱连续工作近六个小时。虽然标本依然源源不断,但此时,扩增仪已经饱和。“考虑到组员的身体健康,当时,我强烈建议部分组员出方舱稍作休整,但所有组员都义无反顾地留在方舱继续工作。”钟鹏强告诉记者。尤其是,感控专员李前宁、组员王杨,以及卓镇旭,有多次支援抗疫的经验,他们总是吃苦在前,主动为其他组员分担工作。“我多做一点,队友就能多休息一会。”

高强度核酸检测工作后,组员们总是一脸笑容。这是因为除了及时的总结工作经验,组员们还会通过偶尔聊聊家常的方式放松心情。值得一提的是,4月8日和4月10日分别是组员杨家城和卓镇旭的生日,但是这个生日由于疫情而变得格外特殊。组员们几乎无休的生活,钟鹏强是看在心里的,“这个特殊时间段的生日很难忘且珍贵。”于是,钟鹏强立即向总领队黄彬申请,组织了一场暖心的“云生日会”,给他们俩补办另一个简单的生日。

16日上午,两位寿星不仅收到了党委准备的生日蛋糕,还收到组员们精心准备的贺卡,以及一份特殊的大礼包——主要是核酸检测需要用到的一些防护和消杀用品。“这是我们组员一人一件拼凑出来的,这些‘利器’祝愿两位生日快乐,平平安安。”钟鹏强说。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的相处,但成员们彼此照顾,相处融洽,像极了一个暖心的大家庭。

钟鹏强表示:“目前上海疫情有所好转,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完成检测流程,把检测结果更准确地汇报出来,尽快将结果反馈给各个平台,让大家能够尽快得到核酸结果,保证准确性和及时性。祝愿所有的抗疫人员都能平平安安,上海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