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5月16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5月15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4场新闻发布会在线上举行。上海市副市长陈通、市商务委主任顾军、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出席并介绍了相关情况。
本市从5月16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据上海市副市长陈通介绍,为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上海确定“保基本、全覆盖”工作目标,大力推动网点节点应开尽开、保供人员应返尽返,全市运营商业网点从最低谷的不到1400个,增加到10625个,日配送订单达到500万份。
接下来,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从5月16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一、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商业网点逐步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划定进出通道,做好人员限流,并推行“线上订、线下送”和“线下到店消费”服务。
二、农贸市场逐步有序恢复。批发市场开展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合理控制在场人数和入场采购人数,严格落实来场车辆和司乘人员防疫措施。菜市场开展集中采购,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合理控制开摊率和客流量。
三、餐饮、理发和洗染服务逐步有序恢复。餐饮服务实行线上、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实行错峰限流。
陈通指出,要求商贸企业在恢复经营前,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对场所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全面实施场所码或“数字哨兵”,严格把好进门入场关、清洁消毒关、人员管理关、场所限流关、证照查验关;也希望顾客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扫码入场,在店内保持适当距离。
相信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商贸企业的复工复市会迈出更大的步伐,商业网点将会越开越多,市民将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商业服务。
当前,本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应急处置向常态化防控转换的关键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将继续做好封控区、管控区政府发放生活物资的托底保供工作,各区按照“保基本、全覆盖”目标和相对平衡的原则,提高保供礼包发放工作透明度和预期性,市里对发放品类、频次、质量等提出基本要求。
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全程参与政府生活物资发放,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严从重从快查处质量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也欢迎大家通过12315举报相关违法行为。
2500万人口的生活物资保障是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基础和关键。在严格防疫背景下,这项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快递小哥在内的基层一线保供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陈通对他们为生活物资保供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广大市民对保供工作的理解、包容和支持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持续落实特需人群基本生活保障的属地政府责任,做好“沉默的少数”保供工作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高龄独居老人、生活困难的群体,他们保供工作中还有一些工作盲点,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消除这些盲点?
陈通介绍道,上海市2500万市民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超过80万人,“纯老家庭”人数达166万人,还有一定数量驻留在商住楼、公寓楼、写字办公楼、宾馆酒店、工地的来沪人员,这些是生活物资保供工作的难点。
在保供中遇到不少特殊情况,如有的老人存在吞咽障碍,只能吃流食;有的血透病人、糖尿病患者、孕产妇等对主副食品有特殊需求;有的青年人没有烧饭条件,习惯于外卖和速食。
为做好特需人群基本生活物资保供工作,将继续采取以下措施:
一、持续落实特需人群基本生活保障的属地政府责任。前期通过“扫街”“扫楼”,大力排摸高龄、病残、生活不能自理等人员及沿街商铺、建筑工地、租赁住房、商务楼、类住宅、街面等相关人员,纳入保供体系。对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113.1万人,累计发放保供物资765.8万份和大量盒饭。
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对不在传统居住管理体系的非小区居民,明确保供责任和联系人,努力做到户籍非户籍、常住非常住、小区非小区人口的保供,一视同仁。同时,发挥社区志愿者、党团员青年服务队、社会救助人员、网格巡查员等力量,对“三老”人群一日一问,帮助解决各类需求。
二、发挥好市、区、街镇三级保供热线作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市民生活物资供应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对3月下旬以来市民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共8.5万件诉求,努力推进解决。下一步将持续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三、发挥国有企业、电商平台等各类企业的重要作用。依托美团、饿了么、盒马、永辉等“应急特需”专用频道收集、解决紧急求助,从高峰期每天3万多单,下降到目前的每天约150单。指导电商、商超等优先配送重点人群,如孤老、病残、母婴等人群订单,优先配送“米面粮油菜蛋奶和药品”等保供订单,优先配送难点保供区域订单。
继续通过中国邮政与上药集团、国药集团合作运营的药品配送“绿色通道”,努力解决市民“配药难”问题。上海百联、光明集团要全力承担起难点区域保供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网巡”“地巡”工作机制。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继续查找各街镇在生活物资保障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加强督查督办,持续做好“沉默的少数”的保供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