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2年,这支党组织建立起来的队伍更加年轻,也更有战斗力了
2022-05-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近日,位于闵行区古美路街道的古龙一村居民区望族新城小区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无疫小区”创建成功。古龙一村党总支书记徐华表示,小区的防控工作主要靠的是团队的力量:“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党总支带领着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第一时间组成防控坚强堡垒,一支由党员作为主力,青年志愿者踊跃参与的,在疫情防控中经受锤炼的先锋队第一时间站到了防疫抗疫第一线’,成为一面具有感召力、引导力的旗帜。”

  == 用“四诊工作法”助力社区防疫 ==  

徐华口中的这支先锋队,是2020年2月在居民区党组织倡导和组织下建立的,由古龙一村党总支委员、业委会成员、社区党员、在校大学生、在职工作人员、社区团队负责人及退休老同志们所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一呼百应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们登记信息、发放口罩、测量体温、分发快递……用热忱与才干担负起社区里各项防疫工作,发挥着无私奉献精神。当年疫情趋于平稳后,这支队伍也并没有解散,而是进入到了常态化运作,不断精进。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团队在工作中还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四诊工作法”,更好地为小区自治、共治助力。

“‘四诊工作法’首先是做好‘门诊’办常事,党总支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采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次是开设‘急诊’办急事,对于涉及小区业主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务和矛盾纠纷,党内先进行议事,再通过党员引导群众民主协商,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再者是勤于‘出诊’办好事,通过‘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这一平台,积极帮助结对对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后是集中‘会诊’解难事,充分发挥社区联席会议作用,常态化探讨、解决小区中群众反映的难点、重点问题。”徐华介绍道。在本轮疫情中,这套“四诊工作法”被及时运用到防控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实战效果。

徐华

  == 不断迭代“作战图”适应新要求 ==  

这支诞生于疫情防控中的先锋队,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如今变得更加年轻,更有战斗力了。徐华告诉记者,让她非常欣喜的是,这次有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在看到先锋队忙碌的身影后,便纷纷主动报名加入其中,为队伍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相比2020年先锋队成立之初,如今的成员已经增加了53%,扩充到了201人,也就是说,在这个拥有2000多名居民的小区里,有10%的居民都是先锋队成员,为防疫工作群策群力。

“大家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尽管目标一致,但行事作风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党总支始终牢牢抓好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徐华介绍道,“比如在职白领,他们日常工作习惯了接受直截了当的指令,例如几点、在哪里、做什么。有些退休老同志,就习惯了另一种工作模式,他们在接受指令前要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在逐渐了解了不同成员的行事作风后,我萌生了设计‘作战图’的想法。”

疫情期间,小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下设三个临时党小组,分别负责三个网格小组,每个小组对应10个左右楼栋。第一临时党小组组长兼网格长的小严是一个95后,是一名正在读研一的年轻党员。于是,党总支便请她将日常工作内容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快,一份一目了然的“作战图”就出炉了。此后,根据市、区层面不同防疫阶段的工作内容调整,“作战图”又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如今已经迭代到第6版了。徐华表示,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这份“作战图”还会再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防控要求。

  == 一名党员就是抗疫的一面旗帜 ==  

本轮疫情发生后,望族新城小区的在职党员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发布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就地转为小区的疫情志愿者,协助基层党组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有一位还被居委干部们亲切地叫做“哥哥”。这位志愿者就是小区里的华老师,作为社区党员志愿者,他以实际行动扛起责任与担当,成为了大家的一颗定心丸。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居委会人手少、工作量大,在青年社工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担心、焦虑与不安,有时还会感到无助、害怕,产生了烦躁等负面情绪。为此,华老师在协助居委工作的同时,及时和青年社工谈心,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他常常鼓励他们:“有困难不要怕,我和你们一起想办法,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交谈中,他让“弟弟妹妹们”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多种心理调适方法以及特殊时期社区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从而形成疫情工作的合力。在交流过程中,社工们认真参与、积极表达、感受深刻,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因此大家都称呼他为居委会不在编的“居委干部”。

在核酸筛查、抗原检测、物资搬运和分发、上阳性楼栋单采等一线抗疫工作中,也总能见到华老师和志愿者们并肩作战的身影。据徐华介绍,在华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党总支—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疫情防控临时党小组的党建管理模式,小区及时出台了每日《小区疫情通报》以及《望族新城小区“三区”精细化划分管理方案》,不断推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此外,在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中,党总支要求居委会要明确志愿者的网格责任,把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压实。徐华强调,要在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充分利用“向心聚力、三网共治”的载体,全小区划分为 3 个网格,每个网格管辖10个楼道,每个网格明确一名志愿者组长,同时发挥党员、楼组长的作用,把疫情防控的各项任务都交给每个网格的组长,像一颗颗棋子下在网格点上,时时掌握网格内动态信息,及时上报核酸结果、抗原信息、物资发放信息、各类人群的民生需求等。

  == 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 ==  

像这样的党员志愿者,在小区里还有不少。自4月1日至今,望族新城的这支先锋队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守望相助,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了诸多考验,营造了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浓厚氛围。

徐华透露,目前已经有10多名先锋队的青年报名参加了核酸采样志愿者,自6月1日后,他们将在小区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上为大家提供服务。“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发现了社区里的许多宝藏志愿者,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又才华横溢。接下去,党总支会继续将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发展下去,让他们成为社区共建共治和 ‘美丽家园’建设的智囊团,引导大家一起把社区治理各项工作做得更加高效完善。”徐华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