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誓做上海科技创新的“追光者”
2022-06-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科学城,聚集了一大批科研机构,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江科学城视察。“要增强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书记的这句话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至今牢记,也让这片创新土壤“光速”肥沃。

张江科学城牢记总书记讲话,在自主创新与研发上不断“加速”。

 ◇ 总书记参观时多次强调科技创新 ◇ 

“这是上海光源装置,外观像个鹦鹉螺,它其实就是高能电子不断地在转圈,会发出一束束光,我们叫束线。可以选择输出不同波长的x光,因为覆盖的波段很广,可以在很多领域应用。”李儒新介绍到。

三年前的11月6日下午,在张江科学城展示厅同样的地方,李儒新和其他科研人员也是这样向总书记介绍着这一让上海科学家引以为傲的大科学设施。

那一天,总书记在这里听取了科学城发展历程及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参观了大科学设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展区。“大科学设施板块是总书记来展厅参观的第一站。”回忆总书记当时视察时的情况,李儒新记忆犹新,“总书记最先驻留的地方就是上海光源,他询问了上海光源的性能等,接着又去参观了旁边的‘羲和’,即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总书记对我们的大科学设施都很感兴趣。”

让李儒新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完展厅总书记在展厅出口处做的讲话。“总书记专门指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李儒新回忆道:“总书记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更要增强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2020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到了科技创新。“阐述更具体了,如提出要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要更好地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等,这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我们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李儒新说。

 ◇ 大科学设施3年多来再次“成长” ◇ 

正是在总书记的激励下,这几年,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入了“加速度”。张江作为核心功能区,前沿基础研究能力和源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打造出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诞生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

上海光源,我国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最高峰值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当时就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总书记曾经参观过的这些大科学装置,在3年后的今天又“成长”了不少。

“2018年总书记参观时,上海光源只有15条光束线,现在增加到了27条,翻了近一番。”李儒新介绍说。上海光源至今已服务3万多用户,其中50%是高校,30%为研究所,还有不到20%来自企业,常常供不应求。

又比如“羲和”,不同于“逐日”的卫星,这个大科学装置始终在“追光”,屡屡刷新“世界最强光”纪录,被称为研究物质世界的“神奇探针”,极高的强电磁场能够用来研究一些极端条件下的材料特性。“目前它最大的一个应用场景是用来在实验室里研究天体现象。”

2018年总书记来视察时,上海刚刚启动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研究,如今这一装置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入到工程实施阶段。“它的亮度比上海光源要强10亿倍,脉冲很短,比上海光源可以短1000倍。如果说上海光源拍的是分子照片,它就可以拍出分子电影,为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工具。”李儒新介绍说。

 ◇ 发展“硬核”产业建成科技创新中心 ◇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市在建、在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和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并在若干领域实现首创独有。其中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超强超短激光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8个在张江科学城。

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到明年,上海光源的束线将增加到32条;2020年建成的“羲和”去年试运行,今年将全面服务用户;硬X射线装置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届时,整个张江地区的光子科学设施将构成一个集群,我们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三大光子科学中心之一。”李儒新展望未来。

为何要建大科学设施?“大科学设施其实是基础研究领域、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李儒新说,21世纪物理学三大突破都是用大科学设施来发现的。“上海要建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科学设施不可或缺。”

一批大科学设施的建设,让张江科学城内“硬核”产业加速发展。张江科学城现有企业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600余家,占上海市9%。改革创新不断加强,率先开展一系列改革试点,如全国率先试点药品上市许可人持有制度,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国首个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境联合监管试点等都落地张江。

这里也形成了创新人才的集聚地。现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近500家。近年来持续建设了李政道研究所、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浙大上海高等研究院等一批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机构以及上海科技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目前,张江科学城从业人员49.9万,硕士及以上学历科技人才占比超过16%,是全国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总书记对张江有很高的期望。对我们来说,也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李儒新这样表示。

== 记者手记 == 

使命感和紧迫感,是上海创新原动力

使命感和紧迫感,3年前在张江,总书记提出的这一要求让上海科技工作者印象深刻,也成为了近年来上海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创新从不等人。上海2016年启动“羲和”装置建设,在全国先行一步,在国际上迅速从一个追赶者身份上升至并跑和局部领跑的地位。在全程参与“羲和”建设的李儒新看来,这是抓住了前所未有地促进中国在这一领域发展的机会。

创新也需要担得起责任。科学家应该勇于做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科技创新时不我待,而原创性从来就是探索的第一要义。投身于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创工作,坚持十年甚至数十年,不断尝试,探寻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之成为科技发展的“利器”,凭借的是身为科学家的使命担当。

而当这一切集聚,自然就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张江便是典范。从上海光源到上海光源二期到“羲和”到硬X射线装置,“追光”的范围越来越大;从高校到科研院所,再到硬核企业的落地,人才越来越多。原始创新这条路,也将越走越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