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堂食开放首日|场所码、一米线、公勺公筷等齐上阵
2022-06-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先生,扫一下场所码。”中午12点时分,眉州路上的唛宜德快餐店门口,店经理李小姐正在招待客人。该店是自助选菜模式,排队等候的区域专门划了黑黄相间的一米线。

今天是上海各大商圈堂食陆续开放的首日,走在街头巷尾,不少餐馆里已有食客在有序就餐。记者分赴小吃店、大众餐饮店、精品网红餐馆等不同类型的餐饮店,直击街头重新点燃的“烟火气”。

此外,据美团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堂食恢复首日,上海到店餐饮线上交易额周环比增长已达293%,其中,日料周环比超252%,成为市民堂食就餐首选,此外火锅、粤菜、自助餐也备受青睐。

  探访    不扫场所码不能入店  

“先生,你怎么不入店?”“哦,我在扫场所码,比较难扫。”记者在沈阳路上的吉祥馄饨店门外看到一名男士,用手机扫码扫了许久,直到扫码成功才准予入店。

“别忘了扫码,两个人都需要。”看到记者想要入店,店员立即提醒道。这家馄饨店门面不大,加起来只有10来个座位。店员告诉记者,为了安全起见,只要有客人离席,就会喷消毒液消杀下。

眉州路上的唛宜德是一家选菜制的大众快餐店,已经开了10多年。在店门口,记者邂逅了店经理李经理。她在用消毒液清洁手。门口的消毒区摆放了一瓶免洗洗手液,方便客人进店的时候消毒。

和其他堂食店不同,这里还多了一道选菜的流程,于是,店里专门在地上划了一米线。“为了迎接今天的堂食,我们昨晚开会开到晚上10点半。按照预案,店里一天要消杀6次。下午我们的公筷公勺也要到货了。”

在店里,陪妈妈到附近医院看病的董先生和妈妈正在用餐。“太巧了,我已经好几个月没下馆子了。今天正好出门碰巧看到这家店开了。就在这里用了早饭和午饭,挺干净的。”

位于虹桥路上的虹桥壹号是黑珍珠一钻餐厅。堂食开放首日,店经理包经理忙坏了。她告诉记者,“得知6月29日恢复堂食之后,我们就开始为这一天做准备,迎接我们久违的客人们。很多老客人提前就打来预定电话,真的非常感动。”

她表示要做的准备工作相当繁杂,包括楼面开展大扫除、熨烫桌布、擦拭餐具等等。所有店员在工作期间,全程佩戴N95口罩,必须具备24小时核酸证明,全场每天消毒喷洒。

“我们给老客人群发了信息,大家纷纷预约,没想到今晚的座客率将达到90%。”包经理透露说,除了消毒酒精等,他们还专门准备了备用口罩,万一客人就餐弄丢了原来的口罩可以替补。

她强调说,餐厅将防疫措施放在了第一位。进店第一次件事就是要求客人扫场所码、测体温。尽管餐具都是经过消毒的,中午的时候,有个别客户不是很放心,店员会将餐具烫一下,当面再消毒一遍。

“疫情期间就想吃口这家店现做的漏奶华,今天可算解馋了。之前点过外卖,但味道还是堂食更好。”住在上海福州路的市民朱先生在得知家旁边的东发道6月29日恢复堂食后,立刻前来打卡。

在得知可以放开堂食后,东发道茶冰厅的店长和员工都充满了干劲,28日一大早就全员到岗,处理食材、备菜,给店内店外进行消毒保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食客的到来。除了线下的准备以外,东发道这次也做了很多线上的准备。“现在大部分消费者都通过美团、大众点评来找到我们,得知堂食放开后,我们第一时间在美团上调整了营业状态,让食客可以及时知道我们开放了堂食。”店长赵曼说。

谈及这次疫情,赵曼坦言,对餐厅肯定有影响,但政府给了许多政策支持,美团等平台也给了商户通延期之类的帮助,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前几天,我们中山公园龙之梦店还上榜了今年的大众点评必吃榜,对未来的生意很有信心。

  回暖    实体餐饮线上交易额相比上周增长293%  

上海的精致餐饮消费也在逐步回暖,不少老饕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住在长宁区的朱先生疫情期间收藏了许多小众精致餐厅,上海滩餐厅的醉虾、鮨昇的刺身、虹桥壹号的百花酿海参都是要拔草的对象。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菁禧荟、甬府、莱美露滋、遇外滩等近20家黑珍珠餐厅按照政府要求完成消杀防疫等工作,并在6月29日陆续开始迎客。其中,有部分餐馆6月29日至7月中旬的座位已全部约满。

据了解,目前上海地区部分门店已经恢复堂食,还有不少餐厅还在积极申请等待审批。在餐厅和市民看来,堂食陆续开放已经是个积极信号。

与此同时,为帮助上海商户尽快恢复经营状态,以美团为代表的餐饮平台也在积极行动,推出歇业保护、预约自提功能、堂食重振专题营销等多项举措,助力堂食消费重振。永和大王上海地区总经理何源之表示,他们前期已通过与美团等平台合作,上线了到店自提套餐、特惠预售套餐等,帮助门店较好地激活了周边消费者的到店消费需求,为堂食真正开放打好了基础。未来餐饮业还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聚焦产品和服务的同时,继续加大线上能力的投入和布局,通过与扎根本地市场的平台合作,实现线上和线下门店的融合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