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从倒春寒到40℃,每一次核酸大筛,这名医学生志愿者始终在
2022-07-1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从倒春寒到40℃史上最早“烤”验申城的日子,倏忽间,光阴已跨越了几季。上海交大医学院妇产科学95后研一学生张怡沁在普陀区所住小区主动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队的身影始终在线。

六月起,随着医院实验室的开放,作为一名医学类学术型研究生,张怡沁再次回到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和学习中。但每个周末,她依然战斗在社区志愿服务的队伍中,为社区核酸大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学习和志愿服务充实生活,虽忙碌但心安。”张怡沁说道。

  // 汗和蚊子包是“战斗的勋章” // 

“我是学医的,就应当多做点”,这个信念激励张怡沁主动向居委报名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作为一名交大的医学生,她时刻牢记着“饮水思源”的校训。“当生我养我的城市生病了,我理应为她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浦西封控后,张怡沁在社区经历过核酸扫码、代配药信息统计和发放等多种岗位。在各种角色的切换间,张怡沁欣喜地确定一件事:自己正在战疫志愿服务中不断擦亮青年担当的底色。

随着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社区志愿者服务面临人手不足的现状。天气逐渐炎热,抱着“尽力再为社区分担一点”的想法,这份核酸检测扫码志愿者的工作,她一续又是四十多天。

志愿服务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务工作。虽然每次社区大筛结束后,都会被汗湿透衣服,腿上“长”出一片蚊子包,但在张怡沁看来,都是“战斗的勋章”。

她其实一直有偏头疼的毛病,有次正好在核酸检测扫码的岗位上不适感袭来,因为志愿者人少,无法临时顶岗,她就在高温下忍着头疼,坚持完成扫码。

“工作日在医院科室里忙科研学习,周末为小区的需要时刻准备着,很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国妇婴张健主任一直给予的鼓励,老师十分支持我参与各种志愿服务,并且教导我如何在忙碌的学习和志愿服务中取得平衡。”张怡沁说道。

 // 手把手教阿姨爷叔如何配药 // 

除了在核酸检测日去做扫码志愿者外,封控之初,张怡沁还负责单元楼里居民们的代配药需求统计,将整理好的需求信息和医保卡交接给可以外出的“配药侠”,拿到药品时再做好分发工作。

后来,张怡沁想到了“授人以渔”。在一封署名为“长风新村街道隆德居民区党总支部”发给交大医学院的感谢信里,就藏着这样一个故事——“配药志愿者从一开始引导居民手动填写用药信息,到指导居民用小程序申报用药信息,再到鼓励帮助居民学会使用互联网配药App,不仅逐渐减少了外出配药的数量,还让居民们掌握了今后足不出户就可以配到药的技能。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水岸豪庭居民没有一人出现断药的情况,所有的紧急就医需求都会被志愿者及时申报并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为小区的平稳与安全,该同志做出了很大贡献。”

“五月初到五月中旬的时候,互联网医院配药功能相对比较完善,并且被大量推广使用。我就将一些操作的教程以及推送,转发在群里,包括一步步的截图,划好重点。对于一些仍然不会用的邻居,我就上门手把手教,许多阿姨爷叔现在都学会并且在用了。”张怡沁回忆道。

如今,张怡沁有时在楼下碰见邻居,他们都会笑着说“小姑娘,我的药又到了,互联网医院平台好方便,谢谢你!”每每此时,张怡沁总能感到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也许人活得价值,就在于奉献,并在奉献中得到快乐!”

“我其实也没有做多少,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帮了别人一点点。最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是一点点雪中送炭,别人都是念着你、记着你的。我感觉很暖,因为,爱这件事情,真的就是相互的。”

在张怡沁心中,“志愿者”是一个神圣的名词,既是博爱的体现,也是奉献的象征;她没有掌声,也没有鲜花,有的只是一种道德的情操,一种高尚的精神。“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她相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更重要的是,投身战疫志愿服务,对于坚定未来职业理想帮助很大。“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奋斗”,将是她不懈的追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