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时刻警醒,每一个人都是防疫主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疫情波动总是牵动人心。这固然有奥密克戎病毒极其狡猾,稍不留神就被乘虚而入的因素在,可某些市民松懈、大意、厌战的情绪,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虽然过去几个月我们与疫情进行了殊死搏斗,并取得了重大战果,但现在确实未到可以“稍不留神”的地步。
随着疫情波动,上海不少区这些天安排全域大筛,有的为了更快阻断传播链,还推出加密核酸筛查,增加全员核酸的频次。但毕竟不是所有的区都进行大筛,有的市民嫌麻烦,就特意去那些没有大筛的地方“避筛”。不用排队做核酸,以为是占了便宜,其实是给上海防疫造成了大大的漏洞,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而一些商场楼宇的入场排查也不无松懈。按照防疫规定,市民进入公共场所必须扫码和测量体温,“场所码”和“数字哨兵”被称为两大“守城”利器,能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可以快速追溯相关人员活动轨迹,及时查找密接人员,为避免疫情扩散争取宝贵时间。但现在一些场所的扫码和测温有些敷衍。有的市民没带手机,让安保“通融一下”就可入内。还有的人明明体温有异,在温度计前随便一晃,也可安稳进出。高科技的防疫设施成了摆设,严格缜密的防疫条款可以随意变通,某些人心照不宣地进行着“何必相互为难”的各种通融,这些对于新冠病毒都是可乘之机。
确实,持续实施的防疫举措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刚创下上海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40℃的这个夏天,除了戴着厚实的口罩行路和工作,还要进行高频次的核酸筛查,对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奥密克戎是没有任何怜悯和同情之心的,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大上海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但病毒还在持续变异,还在伺机发起进攻,这场防疫战的长期性和艰苦性没有改变。
所以应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果断的措施、更高效的协同,迅速遏制疫情反弹势头。在这场疫情攻防战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对身在暗处的病毒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查找疏漏,补齐短板,坚决压制病毒的任何一次反扑。而要查找疏漏,补齐短板,重中之重是做好“新防疫三件套”,包括定期测核酸、主动扫场所码、尽早接种疫苗。只有将我们的防线扎牢扎紧,病毒才会因没有可乘之机而退却,这场全民抗疫之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