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建议征集办两岁了,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2022-07-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7月17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迎来两周岁生日。今天,2022年上海人民建议征集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沪举行。来自党史、政治、法律、社会等领域的六位专家现场发言,共同围绕“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主题,深刻解读人民建议征集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发展格局,为提升人民建议征集能级、探索城市善治之道碰撞思想观点、贡献宝贵智慧。

在“人人有序参与”中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建议征集正成为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不可或缺的一环。2020年7月17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揭牌成立,由此开启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新篇章。

推动建议征集机制不断完善,建议渠道有力拓宽,从“提问题”到“提建议”,从“被动集”向“主动征”,从“好声音”到“新引擎”,越来越多群众城市发展建言献策,一大批“金点子”化作城市治理“金钥匙”群众建言更加踊跃。

两年来,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超过16万条,占信访总量36.6%,报送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建议采纳率达98.5%。其间,建议群体也更趋多元。去年,市委书记李强亲切会见了10位优秀人民建议获奖者代表,有11岁的小学生,也有古稀老人,有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有外来务工者、热爱上海的外籍人士。

越来越多市民群众从关心个人利益到关注公共利益,“人民建议征集,我喜欢上海的理由”,成为许多建议人的真实心声。如今,在新的起点上,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将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在“人人有序参与”中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用人民建议征集的鲜活实践,加快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本。

为人民建议征集的未来发展把脉支招

上海市信访办、人民建议征集办主任王剑华指出,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首次以举办论坛方式为人民建议征集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把脉支招,既是为了庆祝“两周岁”生日,更是为了围绕人民建议征集“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回答好时代之问、书写好时代答卷。现场,六位专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透视”人民建议征集时代价值,“远视”人民建议征集未来道路。

其中,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指出,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重要历史经验。人民建议征集作为党的群众工作行之有效的好载体和好形式,继承发扬紧紧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出来,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人民性的历史必然。“上海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之地,创造性开展人民建议征集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把主动收集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智慧、经验固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好制度,汇聚起人民城市建设的磅礴力量的新探索。”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桑玉成指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主人翁精神,是通过其关心公共事务、为公共管理献计献策中体现的。现代社会非常强调政社共治、官民协同,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城市的有效治理。“希望更多的市民常有建议、善提建议”。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室副主任陈承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朱亮高、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胡键也先后发言,期待上海继续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展现“人人都是软实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