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元宇宙!一不留神已置身艺术中
2022-07-31 生活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参数化竹编、音乐可视化四季节律、数字动态海报、藏族虚拟饰品……这些来自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呈现的艺术作品,都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以一连串井喷的创意宣示着数字艺术已渐成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艺术也引领了艺术经验从观摩解读到交互参与的转换,而这些经验终将收起我们对新鲜事物的疑虑,成为生活里稀松平常的一部分。

  虚拟饰品初体验  两分钟售罄  

透明材质的气球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硕士毕业生谢婧瑶今年为元宇宙的时尚领域制定的创作方向,接连打造了三个系列的虚拟饰品。在这个名为“胶囊乐园”的主题里,每件虚拟饰品呈现出包裹而成的透明场域,本身也像极了一个元宇宙,以奇思妙想构筑万物。

消费者线上购买虚拟饰品后,就能看到屏幕上3D展示的各角度细节,并可以借助AI技术实现佩戴在自己身上的场景效果。“我希望通过一些宣传让大众真正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并借此了解数字艺术有何深层次意义。”谢婧瑶坦言,目前虚拟饰品仍属走在前沿的小众产品,多是追逐时尚风向的KOL在购买。不过令她欣慰的是,团队推出的第一个系列虚拟饰品,限量的近百份产品在两分钟内迅速售罄。

该系列产品中,谢婧瑶与合作人先选定了一款发箍和两款戒指作为饰品载体,然后将台灯、沙发、甜品台这三样造型分别填充进透明气球,成为饰品点睛的装饰部分。乍看无厘头的三样东西,却是设计师视角下的象征符号。谢婧瑶介绍,“台灯是想告诉大家生活中可以散发自己的光芒,沙发的寓意是希望大家不要太辛苦,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甜品台则是鼓励人们多吃甜点,享受生活甜蜜。”

生活中的寻常事物,进入元宇宙后瞬间成了耀眼存在,来源于设计师的独到捕捉与发现,这在第二个系列与爱相关的元素探索中也可见一斑。“虚拟饰品在元宇宙里,不仅仅只有艺术性,更多地需要文化载体。”抱着这样的目标,谢婧瑶与PACC开展合作了第三个系列,即“格桑花开”虚拟首饰。创作来源于藏族腰带花,以银料为原料的饰品,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从绘图、雕刻到制作共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吹烧、锻打、焊接、擦洗和抛光等环节,成品华丽精致又彰显粗旷。

其实,PACC早在2017年就牵手设计师与传承人创作了格桑花系列皮具,2019年创作了朋克风格桑梅朵服饰系列,这次与谢婧瑶的合作是进一步让数字化激活非遗IP,这也是作为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工作推进。一款虚拟眼饰和两款虚拟耳饰都以格桑花形态呈现,银质的金属观感与透明气球的结合,顿时平添了年轻人所热衷的赛博朋克味。该系列虚拟饰品将于八月中旬开售,谢婧瑶期待着越来越多人能够尝试数字艺术。她认为,在后疫情时代,线下展出受限于很多因素,而线上虚拟产品在发挥艺术性的基础上,也能进一步开拓商业性。

不过,数字艺术以跨学科姿态透露着创作绝非易事,以至于至今仍处于一个略显尴尬的局面,大众对数字艺术成品知之甚少,关于整个创作过程就更加难以整理出头绪。像谢婧瑶和团队设计的虚拟饰品,从设计、建模、渲染到场景搭建,再到反复调整佩戴效果,这过程耗费不少精力,更需要克服不少技术难题。

谢婧瑶介绍,自己和合伙人在硕士阶段都是纤维艺术专业,跟工艺美术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但建模等能力都需要靠后期自学,包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上课主要培养对艺术感的掌握,制图软件等需要课外不断深化。对她而言,这些艺术和文化的滋养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上学期间经常看到PACC请非遗传承人进学校,让她对非遗传承耳濡目染。

  实际看待数字艺术  顺势而为  

在PACC最新呈现的一系列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字艺术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并且在学院土壤里茁壮成长。但对于每一个对艺术领域饶有兴趣的“门外汉”而言,或许仍是一道亟待揭晓的谜题。原先我们还保留着审美距离试图读懂艺术,一不留神已经置身艺术之中。因此,数字艺术究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鉴于此,特意邀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PACC主任金江波进行一番解读。

青年报:艺术在数字化时代适应得怎么样?

金江波:数字艺术成为常见的艺术形态,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表达,我相信这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和我们时代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进入了5G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个时代里万物互联,所以我认为数字艺术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青年报:推动数字艺术的过程中是否有些困难?

金江波:新的艺术经验将艺术品从客观能触摸的固态物理化变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信息流、数据流,这会让大众对它的价值判断产生疑问:如何收藏、如何流通等问题接踵而至。还有,数字化浪潮为艺术的思想手段、表达形式、内涵和外延都带来丰富的拓展和延伸,因此需要考虑大众如何能够跟上时代潮流和艺术转向的时机,以及如何看待数字艺术的价值、审美方式、观摩形式等。因为它对人的观察经验、对艺术品的理解经验也发生变化,因为数字形式需要很多声光电等媒介方式来展现它,因此大众从观看走向体验的过程,这一数字艺术最显著的方式,需要大众不断适应。

青年报:既然数字艺术创造了新的艺术经验,那么它是否会弱化大众审美能力?

金江波:不会,它只是审美方式有了新的角度,是感官的体验和改变,所以你从观看走向了体验,从观摩走向了交互。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艺术所体现的新审美特征,甚至可能会超越以往的视觉经验,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将你在现实生活当中无法捕捉、无法被塑造的那些美好,在数字世界里轻而易举地塑造和计算出来。

青年报:大众该如何更好地接受数字艺术?

金江波:可能一些人对数字艺术的理解还停留在简单的数字内容欣赏,但实际上他会让人进入到数字化场域,通过数字化营造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的数字影像空间进行欣赏,并真正走进艺术作品中,这是一场全身心的体验。还有一些作品欣赏是通过程序设定、数字逻辑生成等让人参与改变作品,让观众也成为创造者的一部分,让你以艺术家的身份去赋予艺术品生命。

青年报:上大美院是如何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

金江波:数字艺术是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合作的,包括传统文化、生物基因、物理、科学等结合起来,打破艺术原有的边界,即用艺术的方式来刺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那么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打破专业壁垒。艺术赋予的创意,能够让很多领域产生丰富的外延,与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逐渐融通。比如我们的数码艺术系的教师们,不仅仅来自于艺术学科,还有来自比如通信、机械自动化、广告、游戏等学科和领域,所以我们培养的是能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以创新能力为引领的人才。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