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在有限的时间里——《明暗之间:鲁迅传》后记
2022-08-07 生活

[日]丸尾常喜/著 陈青庆/译

鲁迅逝世于1936年10月,翌年(1937)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那篇用日语写成的文章《我要骗人》中的“血的预感”,被不幸言中了。

说来也是我马虎,此次写作之前,我一直觉得鲁迅生活的时代与我生活的时代多少有些重合。然而,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那一年我才出生,所以其实毫无重合之处。按我的记忆所及,我第一次接触的鲁迅作品是1956年出版的12卷本《鲁迅选集》(岩波书店)。这是由增田涉、松枝茂夫、竹内好编译的版本,“新书开本”丛书的黄色布面装帧令人喜爱,封面白纸上印刷着一幅幅黑色的中国现代木刻画,给人清新、刚健的印象。朋友手头拮据,把这套书卖给了古书店。我不知为何买了回来,就这么放在身边。之后遭逢水患,书虽然被水浸过,但如今仍在身边。不知是托了这书的福还是遭了它的祸,我最终学习了中国文学。我至今忘不了自己升入中国文学科后购买 1958 年版十卷本《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经历。当时在日本卖的中国书非常便宜,现在贵了一些。这套书也遭了水患,除了当时从箱子里拿出的一本,其余还能用,如今也留在身边。

因此,虽说那时还是个年轻人,但我从很久之前就开始读鲁迅了。其间两年,我受教于已故的增田涉老师。成为大学教师后, 在大约七八年的时间里,我每年都会以某种方式和学生们一起阅读鲁迅的作品。我还加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鲁迅读书会”,在里面读鲁迅的作品。尽管如此,受命承担此次写作,让我再次深感自己的阅读是多么贫乏。若问是否能写出一部令鲁迅本人和各位读者勉强满意的作品,说实话我感到诚惶诚恐,一时之间竟无从下手。本书就是由这样一个不成熟的人写的。如今写完,我的感觉依旧没有变化。在有限的时间里,虽然给周围的人添了麻烦, 但总算完成了写作,心里的一块石头姑且落了地。

我试着提醒自己这是一本通俗读物,所以不自觉地做了削减, 大幅简化了最后一章“上海”的内容——正是在这一时期,鲁迅的文章显示出成熟的一面——这个关键时期在本书中显得非常仓促,但也是因为我自己的研究未延伸至此。此外,我认为鲁迅的思想到广州时期已经基本成型。或许是因为鲁迅度过了一个封闭的青春,我感到他在广州时的确充满活力。他的这种活力或许在本书中会显得过于张扬,所以我还是希望读者们能够亲自去阅读鲁迅的作品。鲁迅作品的日译本已出版齐全,包括上文提到的 《鲁迅选集》、竹内好独译的六卷《鲁迅文集》(筑摩书房),以及目前正在发行的新的全译本——20卷《鲁迅全集》(学研)等。

本应以附注形式标明参考文献,但此次请允许我省略所有注解。本书得益于众多前辈和同行学者的研究成果,我在此表示感谢的同时,还想事先说明本书的特点,即作为大众读物,姑且做了上述处理。

最后,本书的出版为编辑和印刷的各位着实增添了许多不便,在此表示歉意和诚挚的感谢。

(《明暗之间:鲁迅传》,[日]丸尾常喜/著,陈青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1年9月出版。)

[日]丸尾常喜/著 陈青庆/译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