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对于上海来说意味着什么?不止于舌尖之上,不遁于生活之外
2022-08-21 生活

第一家盲人咖啡店。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冷梅

电影《爱情神话》中,咖啡之于上海,如呼吸般自然。“巨富长”街区的咖啡馆各有美态,文艺老中青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菜”,就连修鞋匠也不忘忙里偷闲给自己准备一份“精致午咖”……广东人独爱喝早茶,上海人更钟情于咖啡,不同地域的人往往有着自己对饮品的热爱与讲究。

近日,从咖啡文化周到咖啡文化节,上海咖啡盛事频频。相关媒体与学术机构共同发布了近3年在电影电视、戏剧舞台及图书发行领域蕴含咖啡基因的热门作品。《近代上海咖啡地图》一书用大量史料描绘出一个与咖啡有关而不止于咖啡的上海近代历史轮廓。舞台剧《金家花园》中,搪瓷杯里盛咖啡是早年上海人向往美好生活的倔强,更是一种坚守。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姐妹相聚的咖啡馆,地处外滩源,这里的一切都带着外滩独有的摩登与典雅。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海咖啡店数量达7857家,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为3.16家,远超纽约、伦敦、东京等地,上海成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上海独有的咖啡文化与品质生活方式,正润物细无声般传递着这座城市的软实力,生动刻画了“咖啡”对城市形象和精神品格的塑造。

一杯咖啡对于上海意味着什么?它是晨间或是繁忙工作之余的“续命饮料”,是生活的“刚需”;是拥有社交密码,形成不同代际人士之间建立沟通的“全球通行语言”;是从一颗种子到一整条产业链的全球性大产业,也是上海解除封控以来复苏最快的行业。

谁能想见,这个最早被叫做“考非”的舶来品,如今成为体现海派精神的重要符号。

1853年,上海有史记载的第一家供应咖啡饮品的商业场所“老德记西餐馆”出现,从而开启了长达近160年的上海咖啡历史。

1928年8月,《申报》开设了专栏《咖啡座谈》,文化界燃起了咖啡风,而彼时情境几乎与当下并无二致。到了上世纪三四年代的上海滩,电影界表演艺术家顾也鲁先生,与电影《鸡毛信》导演石挥,演员刘琼、韩非等好友经常在拍摄之余去“孵”咖啡馆,他常去的DD'S算是旧上海最为出名的一家咖啡馆。

上世纪30年代,霞飞路两侧注册的咖啡馆就有120多家,它们仿效巴黎的露天或室内茶座,专供咖啡。这里留下了鲁迅先生的文章、徐志摩先生的诗,也有梅兰芳先生的戏。细数过往历史,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似乎总也离不开咖啡的点缀。

时代车轮滚滚,今天的上海更给了咖啡文化“生根发芽”的优渥土壤。从2000年5月,上海第一家星巴克正式在淮海路的力宝广场亮相,紧随而来的皮爷咖啡、TIMS以及风靡全球的小蓝瓶均把进驻中国的首家旗舰店设立在上海。而 Manner、挪瓦咖啡、M Stand、Seesaw等中国新一代本土精品咖啡品牌几乎均起源于上海,并逐渐在全国开枝散叶。

走在百年淮海路上,除了众多连锁咖啡品牌,更多咖啡星人把心中挚爱留给了独立咖啡小店。从淮海路拐入周边的支马路南昌路、长乐路、思南路,逐渐形成了更多别致的小店和咖啡文化特色街区。

思南路上,今年年初有幸进入上海咖啡榜单top 1的Rader Coffee,是一家清晨六点半就营业的6平米小店,老板只有一个人,常年风雨无阻,亲手制咖啡,严格品控出产一杯符合自己理念的好咖啡。位于淡水路上的HARU ESP,店主携手芦田家在上海解封后送出了1000杯“绿码咖啡”。这些咖啡小店因人而异,传递着人文情怀和生活态度。

经历169年历史沿革,如今可以说,上海千人千面的咖啡馆,也藏着千人千面的爱。它是上海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更是文艺界、文学界形成思想高地的空间场域,海派文化的根基混合着咖啡香气,早已蔓延开来,渗入这座城市的肌理。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