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在奉贤举行
2022-08-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 常鑫/图、视频

近日,第一届“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在上海市奉贤区举行,论坛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聚焦新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为奉贤新城建设注入更强大的文化动力,回答了“新城新在哪里”的实践命题。

 ※ “贤美文化”厚植底蕴 ※ 

奉贤从历史深处走来,中共上海市委奉贤区委书记李政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作为上海史前“冈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奉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文化有着更基本、更深层和更持久的力量,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而“贤美文化”更是孕育蓬勃了力量,绽放出新时代的芳华。

塑造新江南文化,基础在厚植基底,奉贤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杨柳依依、桃花十里、荷塘月色、蛙声一片也成为了新江南文化最靓丽的生态实践。李政提到,近年来奉贤充分挖掘水文化底蕴,依托全区打造了一流的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植入了高品质的文化功能和文化设施,让城市文脉与水岸风光真正实现了相互赋能。

奉贤孕育的“贤美文化”,优势独特,对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也表示了认同,在他看来,“贤美文化”的核心是“敬奉贤人、见贤思齐”,营造了“重贤、尚贤、敬贤”的社会氛围,优化了营商环境,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而创新的土壤,比创新本身更重要;发展的方式,比发展本身更重要。

“开放是江南的传统,是江南地区文化的共性,奉贤“贤文化”中的见贤思齐的本质就是开明、开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可以预期,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征途上,江南文化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熊月之进一步谈道。

 ※ 新江南文化助力新城建设 ※ 

新江南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创新的特质,而塑造新江南文化,重点在不断激发澎湃动力,通过传承与创新,不断挖掘新江南文化的无穷创造力和无限可能性。塑造新江南文化,本质在凝聚民心民智。李政表示,奉贤新城建设要把新江南文化作为内在驱动力,以文化凝聚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传承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让奉贤因文化而繁荣,因创新而精神,因包容而共生,因交流而多元。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张鸿雁认为,上海“五个新城”建设要注重“江南文化城乡美学”,要深化江南城乡美学诗意栖居理想与文化类型的认知,立足新海派江南文化城乡创新发展,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释放城市价值力,推动文旅引力转变为城市软实力。

回答“新城新在哪里”的实践命题,奉贤要立足新时代背景,塑造新江南文化品牌。这样的站位、理念和思路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探索精神和担当意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野指出,江南之新从山水文化角度来说首先来自于传承和弘扬,将江南特有的历史资源应用到新城建筑符号、文旅融合、文艺创作等多个方面,形成独特的品味和气质。

“一到奉贤我就会想起那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名言,这是奉贤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引入一批特色化公共服务资源,以人文培根、人文优先的意识推动新城发展,我们对新江南建设充满期待,对奉贤这样一个正在新城建设的乐土寄予厚望。”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道。

本次高峰论坛由“1个主论坛+5个平行论坛”组成,专家学者围绕“以‘家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新江南文化与城市软实力”“从江南城市建设阅读江南文化意蕴”“走进奉贤探寻江南史前文明演进”五个主题碰撞思想。此外,论坛还设置了李窑村、淳之文化、奉贤区博物馆等特色点位参观活动,让参会人员沉浸式感受奉贤新城的新江南水乡景致和无限魅力。

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据悉,未来该论坛还将陆续聚焦“融合与创造”“演绎与传播”“生产与生活”“梦想与未来”等主题定期展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