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放,在大阅读时代,满足你对图书馆的所有想象
2022-09-25 生活

上图东馆值得读者期待。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常鑫

青年报记者 郦亮

9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东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人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急切地想知道这座中国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究竟将以何种震撼人心的面貌示人。应该说,上图东馆在设计方面绝对不会让人失望,因为它接续这座城市的文化传统,同时呼应国际最先进的公共图书馆理念,艺术的广泛介入,让它变得优雅,又因为各种高科技赋能,它注定是十分“聪明”的。这座“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一定可以惊艳于世。

  欢迎走进“林中璞玉”  

来自设计图书馆“专业户”的精心打磨

上海图书馆东馆坐落于浦东花木地区的一片树林之中,其光洁的外立面,如钻石一般切割的利落线条,使其获得了“林中璞玉”的美誉。

但这绝不是偶然,事实上设计师克里斯·哈迪对上图东馆的定位早就有这么一句话,“一座可阅读的建筑,形似一块正在精心雕琢的璞玉,坐落于城市森林中”。很多年前,当克里斯·哈迪担任设计总监的丹麦SHL建筑事务所上海分部成功中标上图东馆设计项目的时候,克里斯便有这么一个想法,而且非常坚定,他认为在蓬勃发展的浦东,需要有这么一块“璞玉”。

丹麦SHL建筑事务所拥有丰富的图书馆设计经验。1993年到现在,他们已经在世界各地建成了超过20个不同大小的图书馆,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那家被称为“黑钻”的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因此,当年上海选择由克里斯·哈迪来设计上图东馆,或多或少也有想让上海诞生另一个“黑钻”的雄心,这是很容易感知到的。

虽然克里斯拥有强大绚丽的设计履历,但是他反对“主题先行”,因为这很有可能让建筑在当地显得突兀,难与周遭融为一体。所谓“林中璞玉”一定是有出处的。克里斯介绍说,他的团队在设计上图东馆时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公园里的图书馆就像是一座属于学者的园林,建筑的核心空间则如同中国传统园林用以点睛的“太湖石”。

“虽然设计呈现出的建筑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几何形态,但如果能把它融入在场地甚至中国的文脉,相信这样的设计一定是足以令人期待的。”克里斯说,只有把一个建筑放在城市乃至国家的大文化背景下来定义,建筑才不会走偏,才能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建筑。

在确立了“太湖石”这个中国特有的意向之后,克里斯的团队才开始发挥他们自身的关于建筑的想象。“在我们的工作室,设计开始前我们经常会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汲取灵感。不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艺术家们的想法和表达都是那么的自由。”克里斯说,“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的一些好的想法会被虚构的价值体系所束缚——不论是故事线、系统、肌理,或是其他人认为合理的想法都不能避免。欣赏艺术能让我们重新振作,找回因外部声音而被迫改变自己想法时失去的信心。”

要追根溯源的话,克里斯的设计风格特点源于他在苏格兰和美国芝加哥接受的专业教育。他的设计始终保持着纯粹。他在不断尝试突破自己对建筑几何形态和材质上的应用。克里斯和他的团队并不掩饰他们对设计大师唐纳德·贾德等极简主义艺术家作品的好感。他们的作品极具建筑感,展览空间摇身一变,成为与建筑师产生共鸣的建筑小品。贾德擅长运用相似的立方体块,以及标志性的堆叠手法,但是每次都让人耳目一新,每次都是一种新的再创造。

也是出于对唐纳德·贾德的致敬,在克里斯设计的上图东馆中,人们随处可见极简的线条和堆叠的形象。这看似是来自于西方的设计观念,其实又和中国的意象画一脉相承——在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画家已经熟练地用寥寥几笔就画出一样事物,而那种堆叠则让人想起中国画的“叠色”。

“图书馆4.0”

——知识、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

虽然有“太湖石”的灵感来源,也有对唐纳德·贾德的致敬,但克里斯团队对上图东馆的设计还是持续了超过5年时间。他们相当谨慎。作为一家丹麦设计事务所上海分部,他们知道上图东馆是他们树立标杆,为以后业务开展铺平道路的一件作品。“上海图书馆东馆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不仅仅因为它庞大的建筑体量和绝佳的地理位置,更因为它是城市中的一个文化焦点。‘文化象征性’始终引领着我们的设计。”克里斯说。

作为设计总监,克里斯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统揽全局,他需要把控上海工作室所有进行中项目的设计品质。“我更像是一支乐队的指挥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他说道。尤其像上海图书馆东馆这样的大型项目,需要五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日常中,很多人的工作也许几分钟或几天就可以见到成绩,而克里斯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推敲、磨合、等待后,才能收获最终的成果。

克里斯在设计一栋建筑时十分重视接续当地的文化,并且力求使新建筑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立场,没有注入自己思想的企图。克里斯就说,他在和同行进行业务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很热衷于象征主义,他们希望建筑能与中国的悠久历史相结合,而对于当下流行的或新颖的材料并不十分感兴趣,对一些建筑功能上的新观念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个时候,克里斯就要试图说服业主进行改变。

在过去几十年间,克里斯已经参与设计过很多世界著名图书馆,所以他十分了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在克里斯看来,图书馆至今产生了至少4个版本——“图书馆1.0”的概念起始于一系列精选的资料与著作;“图书馆2.0”融入了科学技术(从印刷技术到计算机技术,阅读方式发生变化);“图书馆3.0”开始意识到社会和人的重要性;在“图书馆4.0”阶段,他们开始引入新功能,来促进和支持以社会为导向的发展愿景——例如娱乐活动、音乐、健身、艺术和展览。

上图东馆毫无疑问就是克里斯“图书馆4.0”的一次实践。这个建筑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的中国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共有地上7层、地下2层。从目前开放的情况来看,一楼少儿区、无障碍阅览室,二楼报刊乐龄区,三楼阅读广场,四楼法律馆、全球城市馆、地方文献馆、家谱馆、手稿馆,五楼设计馆、前沿科技馆、健康生活馆、表演艺术馆、音乐馆、美术馆,七楼是精品馆。显然易见,图书不再是图书馆仅有的内容,音乐、艺术、设计甚至科技,都被加入进来,使得整个图书馆成为了一个关于知识、艺术、科学的综合体。上图东馆投射着克里斯对于图书馆未来的思考。

“图书馆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专业领域,对我来说它们是超乎想象的,已经超越了社会对它们的认识。我们事务所将当下设计的图书馆,称作‘图书馆4.0’,而图书馆的进化仍在继续,我们已经准备探索‘图书馆5.0’。未来的图书馆毫无疑问将是人类的终极建筑。”克里斯说。

  欢迎来到大阅读时代  

一楼中庭地面上,由段落和标点抽象而来的艺术作品《往来春秋》。

“建筑可阅读”,是图书馆更是艺术品

既然“图书馆4.0”是以新功能的引进,从而促进和支持以社会为导向的发展愿景为目标,那么其实也就意味着艺术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这家图书馆不仅是作者和读者的天堂,同样也是艺术家的天堂。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上图东馆全新启用的机构标识(logo)。在最近东馆的对外公测中,读者谈论最多的也是这个logo。这是一本随风翻页的书,顶端悬停着一只振翅而出的鸟,而这只智慧的鸟,又仿佛栖息在一棵树上——智慧之鸟显示这家全新图书馆充满智慧,而那棵供栖息的树,又与上图东馆所处的森林环境产生了某种呼应。

之前人们所熟悉的上图三角外形logo,是上海图书馆淮海中路馆舍在1996年建成开放之际发布的。而此次新版logo则是由设计师陈幼坚操刀,设计更为简洁、扁平化,logo中蕴含的多重意象既是对大阅读时代的解读,也是对上海图书馆“智慧intelligence、包容inclusiveness、互联interconnection”3i转型战略的阐释。

“希望新logo可以刷新读者关于图书馆的刻板印象,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需要‘勤’和‘苦’,但图书馆早已不只是埋头苦读的藏书楼了。作为全球世界级城市里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将致力于用科技赋能文化,助力馆员开展智慧业务,让读者置身智慧的建筑空间,享受便捷、高效而创新的智慧服务。”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解释道。

应该说,新logo只是上图东馆艺术之路的一个门面,只要走进这家图书馆,人们就会发现,其实艺术是无处不在的,而艺术某种程度上对整个图书馆的设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一份“东馆特邀艺术家名单”在网上引起热议,徐冰等10位中外知名的当代艺术家自东馆建设之初就受邀围绕图书馆的特质进行创作,将艺术之美融入阅读空间,这在其他图书馆是闻所未闻的。

最显眼的一件作品是于东馆一楼中庭地面上创作的《往来春秋》。这是抽象艺术家申凡的作品。这件作品以老旧报纸为创作原型,当具象的文字被时光消解后,留下段落和标点,直观表达了书刊中段落结构的形式之美。对于为上图东馆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申凡解释说,标点符号是世界通用的,标点是阅读的暂停之处,也是思维的留白之处,更是文字的韵律标识。中庭大厅是读者到达图书馆后的第一个重要站点,是读者每次阅读之旅的起点,《往来春秋》试图表现出文字从内容中抽离后纯粹的韵律和节奏,呈现给观者一曲无声的乐章。

在东馆,这些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作品可谓比比皆是。当代实验水墨艺术家谷文达的《高山仰止》所用石材取自山东境内,源于儒家故地,故名“儒石”,以裹刻工艺雕琢“高山”“仰止”二词,看似水墨作品,实则无纸无笔无墨。装置艺术家郑重宾的《飞石》,将金属材质构成的几何体块与象征信息文明的电子屏幕结合,LED屏幕可播放外界景物的实时影像,当电子屏幕成为这个时代的“纸张”,折射出信息传播方式的古今之变。徐冰的装置作品悬于三楼开放式阅读广场,艺术家数次来到现场,亲手调试悬挂位置;少儿读者可以在专属阅览区邂逅澳大利亚艺术家埃米莉·弗洛伊德充满童趣的作品。

“一座可阅读的建筑,形似一块正在精心雕琢的璞玉,坐落于城市森林中”——这个有关上图东馆设计的定位,其实是大大扩展了“阅读”的范畴,不仅可以阅读图书,也可以阅读建筑以及建筑里的艺术。陈超馆长有一个说法,国际上有通行的1%原则,即一座公共建筑至少有1%的成本投入于艺术品。对图书馆而言,这不仅是阅读环境的营造,更是融入整座城市“建筑可阅读”的公共艺术品。

“聪明的图书馆”

——来自智慧系统的赋能

上图东馆体现了上海图书馆“智慧intelligence、包容inclusiveness、互联interconnection”3i转型战略的雄心,而在3i之中,“智慧intelligence”被放在了首位,也因此上图东馆有一个定位就是“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

“大阅读时代”体现的是阅读在当下的边界,意指阅读不仅仅是“看书”了,也可以阅读艺术,甚至建筑都可以阅读。而图书馆要顺应“大阅读时代”的需求,除了引入艺术等更多的可供阅读的内容之外,“智慧”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很难想象,一个“蠢笨”的图书馆可以在大阅读时代游刃有余。

不能不说,在上图东馆的设计里渗透着强大的智慧,有很多读者干脆就称之为“聪明的图书馆”。像上海图书馆这样的市级大型公立图书馆,其公共空间从来都是非常紧俏的,而实现公共空间的科学化管理,推动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这就需要智能对设计进行强有力的支撑。记者了解到,智慧型图书馆既包括建筑管理的智慧化,也包括服务和后台业务流程的智慧化。此前,成功预约到公测名额的读者,都在微信小程序中体验过这套智慧系统:参观、借阅、停车、活动、展览展示、视听体验等名额,皆可在手机上预约。

其中包括阅览席位都可以预约,3楼阅读广场的阅览桌上,都配置了座位预约系统,读者可以在手机上提前预约座位,现场扫描二维码,更改状态为已使用。除了座位预约,将来东馆的研讨空间、会议室都是开放给读者预约的,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这套全预约制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在国内图书馆业界尚属首创。这既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的积极应变,更是图书馆服务体验和效率的一大提升。

而在东馆的设计中,很多楼层都留出了运行通道。这都是为机器人服务员准备的。机器人几乎可以满足读者的一切需要。除了为读者导航外,当听到读者说“我要借书”,机器人就会转过身来,支持识别“一卡通”读者证、二维码电子证,以及与读者证绑定信息的“随申码”扫码借书。更神奇的是,当听到“我要还书”,机器人同样会转身,读者将书放进机器人肚子里的“还书口”即可。

陈超馆长说,未来他们还会不断吸收读者的真知灼见,修正发现的软硬件错误,提升体验。上图东馆希望通过阅读来开展文化普及、艺术普及、科学普及,同时通过文化艺术和科技普及活动来促进全民阅读,“这就是大阅读”。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