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谱写新时代“山海情”
2022-09-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转眼间,从同济大学派驻云南深度贫困村的孙羽捷回到学校已是1年多了,但他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乡村振兴奉献一份力。同样从校园启程的刘智卓,今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他以绿格公益团创始人的身份始终关注记挂着远方。而对郑金龙这名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获得者来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奔波,一直是他的日常……

青春向山向海,这份“山海情”在他们身上绵延不绝。

/  奋进  /

祖国需要之时,青年必出列

3年前,孙羽捷还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一名辅导员,他被派至云南省云龙县的深度贫困村永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全方位地融入当地,吃从未经历的苦,看从未见识的村,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亲身投入脱贫攻坚战,帮助并见证永安村最后的涅槃。

那段经历,让他这样一个从小就生长在上海的青年重新认识了广袤的祖国,更让他强烈意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还有很多生动的中国故事可以讲给学生们,引导他们将自身发展和祖国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今,虽然远隔千里,已经出任同济大学团委副书记的孙羽捷仍然会通过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们的朋友圈照片,了解村里的点滴变化。看到村民们受益于永济新桥和同安心桥改善了他们的出行,在“永安之心”议事点他们召开村民会议、开展健身活动,村路口新安上的太阳能路灯照亮着这个白族古村,乡亲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他的内心依然激动澎拜,随时会想起那段艰苦奋斗但幸福充实的日子。

回到学校后,孙羽捷通过参加校级宣讲报告会、学院团组织的送团课进支部以及对口帮扶地区助农带货等活动,把我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宏伟蓝图转化成身边的生动故事,结合个人实践经历讲给同学们听。几次尝试都吸引到了不少同学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子了解并愿意报名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参与涉乡村大类的社会实践。面向祖国的需要青年必然出列,这一点,从来没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孙羽捷说,他将牢记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从过去扶贫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希望能借助自己的一些努力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坚定伟大理想,确立人生目标,有志于投身祖国建设,学成之后返回家乡,让更多的人一起携手为乡村振兴奉献一份力,同舟共济向未来。

/  奋发  /

风沙止步,产业才能大发展

刘智卓,今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这名扶贫路上的“板扎”青年,如今也已留校工作,他以绿格公益团创始人的身份始终关注、记挂着远方。他常说,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点。

“2020最美大学生”“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刘智卓都名列其中。他将专业所学用于防风治沙的实践,在解决荒漠化问题之余,又助力当地乡亲们创收。

和同龄大学生一起在烈日下制作草方格、沙柳障、嫁接肉苁蓉,都是熟悉的“夏日配方”,虽然苦,但心是甜的。早在2015年,刘智卓创立绿格公益团,这是上海交大一支致力于为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贡献力量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次年开始,每年夏天总有一群大学生从上海出发,经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抵达大漠边陲。他们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风沙止步。

至今,这个公益团已经在甘肃、内蒙古、宁夏建立了五个治沙基地,防风治沙的武器库除制作草方格外,还增添了制作沙柳障、营养杯育苗、冷冻苗种植等方式,参与的高校数量超过了100所,累计有超过2000名志愿者参与到治沙工作中。

更让人欣慰的是,除了在治沙实践中的服务效应、溢出效应,公益团的育人潜能也在不断挖掘和释放。一年年,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到西部去认知基层,了解中国,通过绿格公益团厚植家国情怀。与此同时,青年们带来的资源和思考更多了,输血造血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

光阴流转之间,刘智卓今夏已研究生毕业,但这份治沙、推广种植技术的事业从没停滞。“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暑期的实践团规模有所缩减,我们就通过电商助农卖瓜的方式与民勤保持着密切联系。之后,我们还将继续帮助当地特色农作物做好推广,赚到的钱全部都给到当地农户,希望他们继续去为防风治沙做些事。”

刘智卓坚信,风沙止步了,环境治理好了,家园得以保护了,当地农业肯定能发展起来,也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  奋斗  /

抢占新赛道,讲好乡村故事

相对孙羽捷和刘智卓这样立足于高校的青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金龙出差频次要多得多,奔走在去乡村的路上是一种常态。

2010年,第一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确定上海新一轮对口支援地区为喀什四县:泽普县、莎车县、巴楚县、叶城县。喀什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其中莎车县属国家挂牌督战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郑金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乘上了飞往新疆的航班。

“要帮他们,就得要把产业做起来。”这样的思路,让郑金龙走出从“只收购”到“本地办厂”的帮扶之路。当经过精深加工的南疆巴旦木、核桃和红枣,从喀什奔向全国各地,这位来自上海的援疆青年为这座县城寻得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0年来,郑金龙带领企业在南疆建起3个现代化工厂,9条精深加工产线,就近解决就业1000余人,带动种植农户近2万人增收致富,并在贫困地区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真正使帮扶工作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扶贫给当地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益上的增长,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也在慢慢发芽。随着一条条先进的生产线布设开来,当地人的自我生长力量也被重新唤醒。技术岗位、管理岗位,都涌现了当地培养起来的人才。”

当下,除了要进行技术升级迭代外,郑金龙正在谋划如何把生产、销售场景融入元宇宙的赛道,使之与对口帮扶地区工厂实现对接,让消费者在享用美味食品的时候,更加直观感受到当地的风土风情、多元文化,从而以沉浸式的场景,讲好乡村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他坦言,正是这些年接触并参与了团的工作,给予了自己更多启发。“我们正处在一个干事创业的好时代,我们的发展就是要把国家战略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怀揣时代的责任,始终朝气蓬勃,创新奋斗,也是郑金龙这样的青年对责任担当的认知与践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