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里的心愿、初心和信仰,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首部原创微电影《宣誓日》
2022-10-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未了的心愿》《父子同心》《信仰的力量》,三个故事,串出中共一大纪念馆首部原创微电影《宣誓日》的剧情脉络,引起共产党员们的同声共鸣。“宣誓言、燃初心、铸使命”宣誓日活动暨中共一大纪念馆首部原创微电影《宣誓日》的首映式今天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报告厅举行。

入党誓词里是对岁月对人生对组织的承诺

《宣誓日》通过三组故事呈现赴一场永恒誓约而带来的人生力量。 

他,曾在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86岁高龄仍有一桩心愿未了。带着战友们未完成的誓言,在一个重要的日子,他念出了5个铿锵有力的名字;他们,是一对党员父子,身在不同行业却有着同样的初心;她,是一名身患急性白血病的党员大学生。在与病魔抗争中她几欲放弃,这时,一封邀请函让她重燃生的希望。

《宣誓日》微电影由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华社、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项目组自今年8月正式启动,创意剧本13次易稿。拍摄期间,时间紧、任务重,仅用一周时间,赶赴陕西、上海等地进行实地取景和拍摄。后期剪辑,精益求精,对电影情节进行仔细调整和打磨。短短一个月,校对素材、打磨镜头、制作音效、调整色调超过20次,提交8稿,最终成片。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重视入党宣誓仪式。“我们常在中共一大会址前听到宣誓的声音,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那是一种直抵人心的感召力,是对岁月、对人生、对组织的承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筹备微电影的初衷正是如此。”

薛峰介绍,微电影选择在今天上线,也是为了纪念一个特别的日子——10月31日。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站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宣誓大厅,总书记动情地说:“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

继续汲取前行奋进的力量

《宣誓日》微电影总导演孙乐呵分享了拍摄和成片过程中的一些感人细节。

 微电影中,《未了的心愿》中出演曾出战抗美援朝战场的老战士本身就是一名现居住在南京的老战士。一方面,这样的角色定位,普通演员身上很难复刻那种气质、表情、面容,另一方面,找到老战士本色出演却也带来了拍摄挑战。年事已高,配合剧情拍摄本身就很不易,但当交流到“战友牺牲在战场”时,老战士顿时就洒下了热泪,十分自然地流淌出最真挚的情感。带着战友们未完成的誓言,是经历那个年代的老战士们真实的人生烙印。

微电影本身时长有限,在成片打磨阶段,孙乐呵让自己的太太作为观众畅谈收看感受时,太太的那一句“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听完入党誓词,并且真地想要完整听完”,这让孙乐呵坚定要在影片里保留完整的入党誓词。

“影片中的宣誓,穿越时空,天南海北,它是内在力量的激发。重温入党誓词,擦亮初心,我们希望能透过微电影传达有宣传和教育的价值,给观众带来教育的意义,在观看之后更能将感动化为行动。”孙乐呵期许道。

今天,17家共建单位的党员代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誓大厅重温入党誓词,赴一场永恒的誓约,进一步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在新的赶考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沈彦骅是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团委书记,2018年入党时就在中共一大会址庄严宣誓。此次观看微电影、再次重温入党誓词,都让他感到无比振奋和心潮澎湃。“特别是看完微电影以后,受到极大触动和震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仰。”沈彦骅相信,这一代年轻人一定是能够担负起总书记所讲的“青年强则国家强”的期许。在深刻而让人难忘的仪式教育之后,他也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交出新时代的青年答卷。

此次,中共一大纪念馆所属“一大文创”也特别设计制作了“宣誓日”五周年纪念徽章。该徽章以“宣誓言 燃初心 铸使命”为主题,设计上采用7枚徽章组成数字“5”的形状,包含中共一大会址全景、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外景、树德里外景、中共一大纪念馆外景等系列红色元素。

与此同时,中共一大纪念馆还推出了一节名为《永恒的誓言》新党课。这节党课主要介绍了入党宣誓仪式的历史溯源和历史沿革,在入党誓词的“变”与“不变”中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希望各位党员同志时刻谨记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对党的庄严承诺,担负起誓词中的政治责任、对党的坚定信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用铿锵誓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