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大师彭家鹏:推动中国民乐屹立在国际主流舞台
2022-11-15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11月13日和14日连续两晚,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的“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参演作品,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分别在东方艺术中心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了“炎黄风情”“吴越春秋”两套音乐会。乐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彭家鹏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5年前,我就决定要将这支乐团打造成以中国乐器为主,又有一些西方乐器的乐团,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管弦化、交响化,去年我们获得了国际交响乐团奖,证明我们的改革是成功的,这让我特别自豪和自信。”

 ◆ 5年来,一直来上海检阅乐团成色 ◆ 

对上海的古典乐爱好者来说,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并不陌生。这支成立才5年的乐团,团员都很年轻,但接受了最先进训练的他们,水准极高,同时,他们委约了众多杰出作曲家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而世界首演的“检阅台”,他们全部放在了上海。“我们每年带着原创作品‘相约上海’,是出给自己的一份‘考卷’。”乐团负责人成从武说。

确实,成立5年来,乐团已经委约赵季平等10多位杰出作曲家创作了《风雅颂之交响》《干将·莫邪幻想曲》《丝竹的交响》《烟雨枫桥》《四季留园》《江河湖海颂》《琴动山河》《光明》《江南》等15部彰显民族文化品质、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审美的大型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其中有6部作品先后入选文旅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此次来上海的两场演出,极有特色。13日晚上演的《炎黄风情》,原是鲍元恺1991年创作的大型管弦乐组曲,以中国民歌旋律和西方管弦乐色彩,展示了炎黄子孙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春种秋收、悲欢离合的生活图景。2021年,鲍元恺回归民族音乐本源,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量身定制了中国管弦乐版,别有一番风味。

而14日晚乐团则带来了《节日序曲》《古槐寻根》《长城随想》等三首民族管弦乐经典,同时演绎了乐团委约创作的两首中国管弦乐原创作品——姜莹为建党百年而作的《艰难与辉煌》,李滨扬在吴越争霸的历史中回响的《吴越春秋》。

乐团透露,12月,乐团还将重返上海,参演“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献上“风雅颂之交响”和“江河湖海颂”两台音乐会。“成团五年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每年都会闯滩上海,演出2-3场。今年,乐团在上海的演出量规模空前,达到4场,创了新高。”

 ◆ 推动中国民乐走向世界 ◆ 

对彭家鹏来说,他还有更大的雄心,那就是把这支乐团打造成具备中国辨识度的管弦乐团,屹立在国际舞台。“我是学西方交响乐出身的,但后来做民乐之后,发现中国的民乐潜力太大了,仅仅是原来的那些声音,太过可惜。”他告诉记者。

他认为,西方的交响乐团能够屹立不倒,并在全世界得到认可,是因为有统一的科学的标准,“我想做一个区别于西方交响乐团,又能达到和西方交响乐团一样的好声音,而且还会有一些不一样的音色,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中国管弦乐团。”

为此,一方面他在挖掘传统民族乐器的音色表现力,一方面也在改革一些民族乐器,同时,在声音的训练上,包括音准音色等,都在按照标准推进,“随后我们就发现很有成效,我们经常排练时很激动,因为听到一种声音在西方交响乐团里累死也出不来的。当然,我们也有短板,比如没有铜管,出不来那种波光粼粼的管乐效果,但后来我们发现可以用其他办法去弥补,达到铜管给人的震撼效果。”

用包容心态进行的探索,得到了国际乐坛的高度认可。让乐团自豪的是,5年来,乐团共举办600多场音乐会,其中国际巡演4次,足迹遍及美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22个城市,“乐迷都是自费购票”。而在2021年,乐团摘下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彭家鹏本人荣获“国际音乐文化成就奖”,这个奖项在国际古典乐坛含金量十足,让他看到了坚持的意义,“他们并不会区分你到底是不是用的中国民族乐器,他们只听乐团的音色,这证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

记者也获悉,其实中国民族音乐一直在努力,这些年在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得到观众与同行的认可。彭家鹏和乐团方面都表示,希望在乐团10周年时,能够有更好的成绩,通过民族器乐以管弦化、交响化的国际音乐表达形式,“向世界展现‘苏州品质、江南风格、中国气派和国际审美有机融合’的民族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