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艺术展、与高校结对,上海探索“公园+”功能拓展
2022-11-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一园见往来,草木知兴衰。”这是上海画家余仁杰为复兴公园名园作画时的感慨,被他题在了画作上。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上海一批知名画家开启了“画家画公园”的行动,11月18日起,他们的作品以“青绿生态、如画申城”的主题,在打开围墙后景观更为通透、美观的复兴公园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艺术展,成为本市“公园+”项目的一次实践。

 // 画家以中国画展现公园美 // 

人民广场郁郁葱葱的青绿树丛映衬下,刚改建重开的上海大剧院露出一角飞檐;鲁迅公园的梅花草堂,点点花苞粉墨点缀;街边的一个小小口袋公园,一枝海棠欲语还休……记者看到,15位画家创作的30幅作品,既有城市公园的涅槃,也有口袋公园的焕新,生动展现了上海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所取得的喜人成绩。画家们更是用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描绘出了上海城市公园里的不同季节之美,古猗园里的荷塘夏韵、方塔公园的桂花飘香、世博公园的中国秋……

上海知名画家张复兴告诉记者,参与这次创作的15位画家都是本市较为著名的画家,有的是画院院长,有的是中国美协、上海美协会员。随着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硕果累累,各类公园、绿地各具风格特色,也吸引了沪上众多画家写生创作。以画笔描绘上海的公园绿地,这一想法其实早就开始酝酿了。

“我们希望能用画笔表现出上海公园绿地建设的成就,也画出上海的美,为此还开了3次艺术研讨会。”张复兴表示,在创作的过程中,画家们不仅感受到了上海的绿色更多了,街景更美了,同时也在做艺术上的尝试。“以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当代建筑,在艺术创作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在传统画作中找不到比对,没有城市绘画的先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创新和探索。”他告诉记者,这次古今结合的创作对于海派艺术的发展十分有意义。

 // 18座公园已与高校结对 // 

而对于本市绿化部门来说,同样也是对城市公园功能的一次创新尝试——组织画家公园绿地写生、举办画展,既是让公园城市建设的成果一次别样的展示,也是“公园+艺术”的一次实践活动。

这一由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宣传教育中心、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黄浦区林长制办公室联合主办的“青绿生态、如画申城”海上画家公园绿地写生作品巡展在复兴公园首展结束后,还将在上海植物园、静安公园、世博文化公园、松江醉白池、外环绿带等场所进行展出,巡展为期半年以上。下阶段,“公园+”活动还会继续。

据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18座公园与8所高校结对,在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红色资源等领域进行合作。

如滨江森林公园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推出森林瑜伽主题活动,招募部分瑜伽爱好者来公园和专业人士一起做瑜伽,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复兴公园与上海大学电影学院等4个院系合作,探索“公园+文化艺术”,还与上海音乐厅等周边文化艺术场所等合作,举办环复兴公园艺术季。复兴公园今年还举办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展,环复兴公园公共艺术青年设计大赛、花卉园艺集市等活动也在呈现中。

 // “公园+”探索每座公园独特功能 // 

公园是市民最为喜爱的休憩游乐之处,也是最为普惠的公共福利。十年来,一大批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具备城市公园条件的公园绿地不断纳入上海城市公园名录,而口袋公园、乡村公园、主题公园作为本市公园体系的有效补充也开始纳入公园体系,公园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记者了解到,截止2011年底,上海拥有公园数153座,这个数字在2021年底被刷新为532座,是2011年的3.5倍,人均公园绿地8.8平方米,是建国之初的55倍。公园品质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十年来共计完成86座公园改造,公园延长开放比例达到城市公园总数的90%以上,60%左右的公园更是实现了全年全天延长开放。

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各类公园1000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9.5平方米。公园的建设也不仅仅在于绿化、建筑等基础设施,绿化部门希望能以“公园+”的形式做创新探索,因地制宜增加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等元素,拓展公园主题功能,让每座公园都有特色、有亮点,有让人驻足的理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