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浸润设计,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2-11-27 生活

《数字存在主义2022》展览现场。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冷梅

在今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设计板块中,由工业设计师杨明洁策展的《数字存在主义2022》成为了亮点之一,展览以设计的角度来洞察与思考在数字时代,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杨明洁所要探讨的并非只是技术,而是关于文化、美学与社会的设计议题。日前,该展览亮相于成美术馆,展期至12月18日。借助新材料与数字技术展开对话,我们也从杨明洁眼中看到全球设计界所关心的最新议题,什么样的产品设计更符合未来趋势。 

  开场序曲  

追问设计的本质

展览入口的“光之森林”。

展览入口以“光之森林”开场,碎片化、细胞状生长的“虚山水”装置,仿佛引导人们进入到一个虚拟世界,观众每走一步都会引发周遭环境的光效反馈,并开始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紧密而脆弱的共生关系。

在《数字存在主义2022》展览入口的简介中这样写道:“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创造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存在主义的诞生,是对人被异化、工具化的反抗。数字时代的目标是:在数字虚拟世界中建立对于物理真实世界的完全仿真,然后通过虚拟数字世界与真实物理世界的实时互动,最大限度提高效率。”杨明洁认为,这一过程将不断持续,是不可逆的,但并非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数字化的。那些不可以被量化与数字化的真实部分将显得越来越珍贵。

杨明洁坚信,人类不应该被异化为机器,被高效与精确的算法控制,而设计师应该持有一种批判性的态度面对技术与社会的变革,创造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更为友善,而非对立的关系。

作为工业设计的代表性人物,YANG DESIGN及羊舍创始人、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杨明洁,以《数字存在主义2022》为题,用一场大展回应了技术之外,有关文化、美学与社会的设计思考:站在通往未来世界的岔路口,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该如何相处?人类的文明列车又将驶向何方?伫立在物理真实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之间,人们或许会随着“实时人口计数牌”跳动的字节,重新思考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究竟是相信“我思故我在”,还是坚持“存在先于本质”呢?

  视觉层面  

技术变革之于美学的价值

利用回收材料制作而成的“莫比斯环”椅。

借由视觉层面、功能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从2013年到2022年的九本《中国设计趋势报告》线下文献展示等四大板块空间场景的层层递进,并通过研究文献、材料样本、设计作品、空间装置的多样呈现,杨明洁希望传递“用设计反抗人的异化和工具化”的思考,同时为观者打开关于文化、美学与社会的设计议题新视野。

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数字文明,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诞生出新的美学价值。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以“在地性与非标准化”为美学印记,工业文明时代以“全球化与标准化”为视觉标签,那么数字文明时代就是在算法代码、数控机床、机械臂、3D打印等工具与手段的辅助下,设计师可以自由表达个性理念,发挥设计创意的“正向设计”新时代。

制作“莫比斯环”椅所用的废料。

在数字时代里,手工艺的自由与个性以另一种方式得以体现。这一板块中的羊舍“莫比斯环”椅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采用回收材料制作而成的羊舍“莫比斯环”椅在FDM3D打印过程中,控制喷头的路径结合随机色彩的废料,尝试了一种不确定性的、迷人的手工艺质感,最终呈现的是一种属于数字时代的美学特征。这种多维空间转折结构是工业时代无法实现的。而从外观视觉来看,选用3M膜石材与木材表面打印的“莫比斯环”椅,同样获得了逼真而强烈的质感效果。这说明,现代合成材料与数字加工工艺的“联姻”,正在消弭各种不同品类产品之间表面材质的边界感。

该区域另一款值得关注的产品是独立设计师、数字艺术家张周捷在此展览上首发的MeshRare项目之“漫游”系列。MeshRare是一个在Web 3.0语境下,从EndlessForm无尽之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验项目,该系列椅子很好地展现出一种基于算法与分形图形学的美学特征。

相对于“自然造物”的无序不可控,和“人工造物”高度依赖经验的随意性,“数字造物”则融合了前两种造物的优势特性,可以在高度随机的算法生成中,以人的经验去引导造物进程,得出既超乎想象,又合乎需求的结果。有意思的是,算法所产生的视觉形态,如分形图形以及羊舍“数字编织鞋”所采用的拓扑结构,同时也是数字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关系。

采用拓扑结构的“数字编织鞋”。

  功能层面  

各种边界正在消弭

在“虚山水”的引导下,眼前的画面由实而虚,展览的主题也由“美学”过渡到“功能”层面。在虚拟数字世界里,互联网与传感技术将真实物理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受限于时间与空间的障碍边界打破,尤其是通过视觉与听觉,这些可以被数字化的信息沟通不受时空的限制,实时沟通,互动产生了新的形式。

诚然,在数字时代,可穿戴的追踪设备可以将人的行为数据化、量化并大幅度提高效率,但个体也不可避免地被工具化,成为机器的一部分。杨明洁认为,积极的一面是,同样的技术能够增强我们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时空中肢体的动作参与产生意义和方位感,将技术与机器作为手段与工具,以全新的方式思考和感受世界。

杨明洁深信:优良的设计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传达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传播与启蒙创新而有意义的生活理念、方式与价值观,创造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更为友善而非对立的关系。

==  对话杨明洁  ==

问:《中国设计趋势报告by YANG DESIGN》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答:怎样的产品设计是符合未来市场的趋势?影响趋势的因素有哪些?哪些趋势适合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这些都是全球设计界所关心的话题,也是这份报告想和公众一起探讨的设计议题。我们将自2013年起至今的历年中国设计趋势汇总成一个历史发展时间轴,让参访者可以一目了然地获知影响中国市场设计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常见的设计诉求。过去的一年,我们都在重复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唯一可以改变的一个行动,便是选择创造。不只是超前一步的思考,更是快人一步的行动。

问:一个优秀的设计,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答:一个优秀的设计,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如果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数字化的加工工艺与物联网的管理模式,那么在数字时代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比如羊舍“莫比斯环”椅的设计制作采用回收材料与FDM3D打印成型工艺完成,正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