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生存状态如何?徐汇出炉了这份调查报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新兴就业群体的产生必定伴生着许多问题。是什么样的人在从事新业态?他们在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中面临着哪些困境?合理的需求能否得到回应?政府能够提供何种支持与配套保障?这些影响到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影响到每个家庭的重大抉择,影响着新生业态的趋势规模。
为更好地服务这些“新”青年,20余名徐汇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第十六届团区委委员,媒体代表、区青年代表等日前参加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座谈会,为建立健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体系支招。同时,徐汇团区委还介绍了最新出炉的《建立健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体系》的调研报告情况。
超四成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
此次调查小组抽取徐汇区域内的409名新业态新就业青年作为问卷样本,并抽取94个个案,邀请区人大、区政协及相关单位领导进行面对面小组访谈,开展定量定性的调查。访谈范围覆盖至少五种新业态行业类别,如物流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全媒体运营人员、网络文学写手、电子竞技员、独立音乐人、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等。
就业动机多元化,其中时间灵活和自我锻炼是在各类职业人员选择入行的重要动机之一。调研结果显示,徐汇区新业态新就业青年从事新业态职业的动机多元,包括兴趣爱好、时间灵活、入行门槛低、自我锻炼、兼顾家庭、贡献社会、就业过渡、职业前景好等,这说明新业态可以满足新就业青年不同的工作诉求。其中选择兴趣爱好作为入行动机之一的比例达到了45.23%,选择时间灵活、入行门槛低、兼顾家庭和自我锻炼作为入行动机之一的比例基本一致,均在20%-30%之间。
基于兴趣爱好的择业在游戏行业里比较普遍,受邀座谈的青年代表、上海莉莉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虞洋介绍说,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很多从业者是“为爱发电”。
在对职业类型和入行动机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不同职业类型的就业动机存在差异,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和物流快递员的首要入行动机为行业门槛低,而全媒体运营人员、自由美术创作者、网络文学写手、电子竞技员、独立音乐人、网络主播和街头文化人的首要入行动机为兴趣爱好。但是不同职业类型的就业动机也存在一致性,在所有职业中,时间灵活和自我锻炼基本都是新就业青年群体的第二大或第三大动机,这两个就业动机在各个职业中的占比也相对稳定,组间差异不大。这说明两点:第一,时间灵活是所有新业态职业共同具备的吸引从业者的优势;第二,尽管不同职业从业者的入行动机存在差异,但是自我锻炼、自我提升成为徐汇区新业态新就业青年共同看重的职业价值。
工作强度和压力普遍较大,快递员最显著
“我们这一行工作时间不固定,有时候录制到很晚,第二天一早又有客户,只能跟着客户的时间来。”上海清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栾鹏祥从事的创业领域是录音棚。他告诉记者,录音棚这一行的从业者,收入不稳定,多劳多得。为了生存,不少人连轴转工作也是常有的事。
这和此次的调查结果不谋而合。调查显示,该区新业态新就业青年工作强度和压力普遍较大,其中以物流快递员最为显著。在每天工作时长方面,有61.12%的新业态青年从业者每天工作时长在8小时至12小时之间,已经超过了国家法定的8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甚至还有13.2%的从业者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了12小时。在每周工作天数方面,有33.99%的从业者每周工作6天以上。在每天工作时段方面,有40.34%的从业者都需要在夜间(18:00至24:00)工作。
对每天工作时长8小时以上且每周工作天数在6天以上的这部分工作压力最大的从业者群体进行分析,将每天工作8至12小时且6天以上、12至16小时且6天以上、16小时6天以上的这三类工作群体分别定义为“超量工作群体”“过量工作群体”和“极度过量工作群体”,发现在这三类群体中,物流快递员的占比都是最高的。
来自凌云街道的物流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代表在访谈中表示,工作压力大、强度大是他们从事这份工作面临最大的问题。由于平台一般采用无底薪的计件、计时薪酬制,结合平台抽成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业者不得不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保证收入。他们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远超过八小时,并且面临顾客催单等各方面的压力。
代表委员针对青年诉求建言献策
调查显示,有52.32%的从业者的希望党群服务中心或“青年中心”可以开展服务咨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硬件条件好,有劳动保护措施”“根据业绩表现给予公平性的奖励”这三个选项在从业者对所有职业相关因素重要性的打分中排名并列第三。
良好的工资收入是徐汇区新业态新就业青年在就业时的重要考量之一,“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收入,有正常增长机制”这一选项在所有职业相关因素重要性的打分中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参与培训的频率的增加,从业者提升学历或职业技能的意愿更加强烈,在有定期培训的从业者群体中,愿意提升学历或职业技能的比例达到了83.78%。
徐汇团区委相关负责人结合徐汇新业态从业青年职业分布特点,着重对完善新文艺青年职业发展体系提出了六方面建议,包括:加强党建引领下的群团组织日常走访联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社保制度;加强对企业、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与发展体系;加强心理关注;完善不良信息监管制度等。
现场,徐汇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聆听青年代表呼声和调研成果介绍,并给予了建设性建议和补充意见,表示将发挥职能作用,找准矛盾核心问题“切入点”,通过建议、议案、提案等形式,帮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声,尽心尽力解决困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