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一部上海近现代音乐史,“上海旋律”工程为著名音乐家画像
2022-12-01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贺绿汀、丁善德、黄贻钧、吕其明、朱践耳、曹鹏、闵惠芬、俞丽拿、朱逢博……这些著名的音乐家都成了画家笔下的肖像人物,透着神采奕奕的光。“上海旋律”贺寿昌音乐人物肖像油画展最近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这是一场人物肖像画展,也是上海现当代音乐史的一次普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的贺寿昌,是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上海著名画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萌生了为上海音乐家整体画像,为海派文化留下音韵的夙愿。经过大量采访调研,他最终确定了43位上海音乐界代表人物为创作对象。43位音乐家中,有作曲家14位、指挥家8位、歌唱家9位、演奏家12位。其中有近半数音乐家已不在人世,健在的也都已80岁以上。作曲家肖白在贺寿昌创作过程中不幸去世,终成遗憾。

音乐家有音乐家的独特气质,要画出音乐家的神韵,“画照片”是不行的。贺寿昌绝对要画得好,必须要了解音乐家本人。为此,他要采访在世的音乐家及其家人。通过音乐家本人讲述或者由家属提供的故事,让贺寿昌更加理解人物。他还会考虑音乐家的人物性格来配上不同的背景,以视觉去表现他们的故事。古筝演奏家龚一的背景是宋画;笛子名家俞逊发的背景是孤雁飞过陕北,透着苍凉感。背景也会凸显人物的高尚情操——例如闵惠芬的背景是荷花。每幅画像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观众扫码就可以了解音乐家的生平,进而对上海音乐史有所了解。

贺寿昌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花这么大力气去为上海的音乐家肖像,一是凸显海派文化软实力,讲述海派文化里的人物和故事。二是美术创作领域中,上海人物的挖掘空间很大。三是从美术界与音乐界的交融出发,激活上海文化。“‘上海韵律’,也是时代的韵律,当时的韵律也接续着今天欣赏的韵律”。贺寿昌说,“我在画完最后一笔时感受到,真是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

据悉,“上海旋律”系列工程,除了在岳阳路的夏征农基金会展厅展出之际,还将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肖像与音乐·艺术家与家属见面会”以及三场专家主题研讨会——“衡复风貌区国际音乐街如何深入打造”“上海音乐本体如何发展”“人物肖像画对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意义”。未来还有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相关讲座的巡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