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述评
2022-12-15 要闻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立、迎难而上、团结奋斗,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行稳致远。

潮头掌舵破浪前行

近三年来,面对疫情跌宕反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领中国交出世所瞩目的成绩单:2020年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5.1%;2022年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求进,持续巩固回升态势……

这张成绩单,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经受重重考验,推动中国经济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证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成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指引中国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34位升至11位。

十年间,经过接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十年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机活力不断释放;统筹发展和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这十年,我们经历了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重塑中美经贸关系,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应对世纪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多措并举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向世界作出了坚定、自信的宣示。

深刻变革谱写新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指出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提出“新常态”重要论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大局大势,科学分析机遇和挑战,引领中国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紧紧围绕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提出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

“九章”面世、“嫦娥”落月、“北斗”组网、“墨子号”发射成功、高铁自主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破解“卡脖子”难题,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经济承压下,创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

1倍——这是今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幅,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攀升至25%。

超60%——这是中国5G基站占全球的比例。截至10月底,国内5G基站总数达225万个。目前,“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集中论述、系统部署,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强大支撑。

在创新发展中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在协调发展中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绿色发展中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在开放发展中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在共享发展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时代中国在生动的发展实践中展现勃勃生机。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将这一伟大创举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进博会年年如约而至,届届客商云集。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加快绘就。

多地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重要支撑;以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推动优化商品服务供给;推出若干举措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系列政策举措瞄准堵点卡点,促进内需潜力释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9年多来,已有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部门宣布在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全力做好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供需对接,坚决保障运输安全畅通……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千方百计保障粮食能源安全。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2012年11月15日,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十载砥砺奋进,以经济发展成就厚积物质基础,厚植民生福祉: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一组组数字背后,无数笑颜绽放。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正在扎实贯彻落实。

今年3月,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公布,“有宝家庭”迎来减税“红包”,我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已覆盖子女教育经费、住房租金、大病医疗支出等。近年来,我国个税改革不断深化,为亿万家庭减下负担,提高税收负担分配的公平性。

食品安全监管、垃圾分类、清洁取暖、厕所革命……一桩桩“百姓事”,一次次成为改革大计,一步步提升民生温度。

世纪疫情下,人民健康更加牵动人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近三年来,我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新十条”,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医疗救治、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持续提升,疫苗研发和接种取得积极进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江山壮丽,人民幸福始终是最温暖底色。

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的发展蓝图,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14亿多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必将推动中国号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据新华社电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