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市妇联:建议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产品使用监管
2023-01-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未成年人在我国网民中所占总数较大,接触网络的时间呈现低龄化趋势,他们在使用网络文化产品过程中受到负面影响而产生身心方面的问题已引起了各方注意。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及疫情防控也对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妇联将提交一份集体提案,关注如何合理引导和监管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产品。

 // 现象 // 

未成年人投入网络文化产品进行娱乐的时间增多

市妇联指出,去年封控之后未成年人使用学习类和娱乐类网络文化产品的时间大大增多。通过对疫情封控后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产品使用状况所做的5267份有效问卷研究发现,有4711名会独自使用网络文化产品的未成年人,平均每天花费在电子产品使用上的时间是3.24小时。在疫情封控之后,78.62%的未成年人使用学习类平台产品时间明显增多,由于封控后线下娱乐时间减少,未成年人转而投入网络文化产品进行娱乐的时间也增多,其中主要使用的网络文化产品有在线视频、短视频、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社交等。

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产品使用时间受到多个因素影响。从幼儿园学段到高中学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电子产品、网络文化产品的时间也逐步增长;受到家校影响,家长的观念以及行为会影响到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文化产品的时间,学校的监管力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每日的使用时间;网络文化产品本身特性(防沉迷系统)有效抑制了未成年人使用时长;疫情封控也产生较大影响。

市妇联指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产品使用种类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比如对于未成年人是否选择在线视频(影视与动漫)、短视频、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社交、网络漫画,受年龄影响较大;未成年人会更倾向于选择家长所偏好的网络文化产品种类等。

值得一提的是,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情况与手机的使用时长、使用网络文化产品的种类和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费有显著相关性。网络文化产品的使用时长、网络文化产品的使用种类、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情况等均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有影响显著。

 // 建议 // 

优化网络文化产品的使用种类,把控好信息“接收端”

市妇联建议,优化网络文化产品的使用种类,把控好信息“接收端”。使用不规范的短视频、网络游戏类的产品会造成氪金、成瘾等危害现象发生。这是因为在不规范的网络社交产品中可能发生隐私泄露、网络暴力等现象。网络文化产品中还可能存在暴力、血腥、色情等不健康信息,均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建议文旅部门一是要监督网络文化产品本身的改进,杜绝未成年人接触到不良文化的可能;二是要引导未成年人多使用科普类、学习类产品,丰富未成年人的课外知识,也能够培养起良好的网络文化产品使用习惯。”

市妇联还建议能推动信息部门和技术部门对未成年人上网的双重保护。网络信息管理相关部门应当继续推动网络信息内容分级标准的制定;技术部门可以通过技术研发,保障信息分级技术落到实处,在完善身份识别和实名认证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分级,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网络平台对于信息安全的治理不能仅停留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更要利用图像识别比对、文字信息识别等技术,将违法犯罪信息、危险行为、弹窗推送内容进行审核与删除,打造有序安全的网络信息空间。

“学校应制定有效措施,限制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在疫情环境下,网课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网络文化产品使用时间不可避免地增加,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和教师进行把控,除了依靠电子产品进行教学,也需要布置一些线下任务,幼儿园、小学阶段可以是一些户外活动,中学阶段可以是书籍阅读等。”市妇联建议,合理控制网络文化产品使用时间和开支。家长与学校应当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产品使用环境,合理控制、有效监管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文化产品的时间。为防止氪金、成瘾等现象发生,家长应当进行手机使用时间的严格监管,并对未成年人的零花钱进行合理地管理,控制未成年人的消费金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