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浦东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首轮集中签约、开工!
2023-02-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郭容/图、视频

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浦东新区今天(2月1日)举行“抢先机 拼速度 闯新路——2023年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首轮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以高品质项目支撑浦东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经济的恢复和提速,也向全球优质企业、优秀人才发出诚挚的邀请。

集中签约项目88个集中开工58个

本次集中签约及开工的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共计146个,总投资额约867亿元。

长春高新金赛药业科创总部及研发中心、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恩井汽车研发中心、普冉半导体总部、新致软件总部等8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约341亿元,本次集中签约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同时聚焦技术前沿加速布局产业新赛道。

签约项目(主体)中既有施耐德电气、巴斯夫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也有长春高新旗下金赛药业科创总部、普冉半导体总部等18家国内主板和科创板等上市公司,还有康方生物总部等5家境外上市企业,以及集度汽车金桥研发中心、摩方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研发中心、瑞柯恩激光总部等50多家科技新锐企业,为浦东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引领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继2022年12月底张江科学城63个重点项目签约开工后,本次思特威全球总部园区、张江·周浦医疗器械总部园、霍莱沃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英伟达研发中心、金桥金谷智造园等首轮5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526亿元,涉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汽车制造及城市功能提升等多个领域,覆盖范围广、科技含量高、服务功能强,为浦东产业经济注入新动能。

更大更快更全改革创新优化投资机制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行,产业经过多轮演进、沉淀、深化,已形成以“三大先导”“六大硬核”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浦东以上海1/5的土地面积、1/6的现状工业用地,创造了全市近1/3的工业总产值、近2/5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发挥了全市经济发展稳定器、压舱石、动力源的作用。

2022年,浦东工业总产值连破纪录,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390.24亿元,增长4.0%,高于全市5.1个百分点,占全市33.1%;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投资723.28亿元,增长12.3%,高于全市11.6个百分点,占全市的42.37%。新增上市企业21家,占全市的43%;募集资金267亿元,占全市的47%。新增的21家上市企业集中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企业13家,集成电路企业5家。

接下来,浦东将更大、更快、更全地重点在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优化投资机制、提升服务实效。

更大的产业空间供给。在浦东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进一步加大产业项目用地的储备,高效满足项目用地需求;加大产业项目零增地改扩建、工业上楼政策实施力度,加快推进实施浦东存量产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规定的实施,引导盘活存量产业用地。同时,聚焦新赛道布局,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功能,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更快的投资促进速度。浦东产业投资促进一切工作都要围着项目转、盯着节点推,要争取实现“一个月洽谈签约、三个月启动供地、六个月实现开工”的目标。将实施全区产业攻坚行动,汇集多部门合力解决企业困难诉求,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持续提升投促一中心和二中心的功能作用,“一盘棋”思维统筹推进产业投资促进工作,在规划、政策、空间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智能管理,以最快速度反映项目动态和需求,确保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早达产。

更全的产业政策配套。浦东各方面政策将聚焦到产业发展需求、企业发展需求上来,真心实意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将更好地落实生物医药、智能网联等产业法规措施,加大力度改革攻坚,为产业发展形成法治保障。加大行政审批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系统集成科技、产业、人才等各类政策的组织实施,加大宣介力度,让政策直达企业、让企业即享政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