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与诗歌维新
2023-02-05 生活

李少君

中国文化求新求变,“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灵” ,“苟日新,日日新”……这样的语录,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

《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唐孔颖达称:“天之为道,生生相续,新新不停”……这些观念,已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

中国哲学,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变化的哲学,也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的哲学。

《中庸》称人之创造:“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为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

“与造化争功”,是《文心雕龙》等众多著作中的核心思想,相似观点举不胜举,例如“文章与造化争巧可也”(欧阳修)、“文字觑天巧”(韩愈)、“至如天真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皎然)、“少攻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陆龟蒙)、 “笔补造化天无功”(李贺),中国文明中对文学诗歌创作给予的地位评价之高可见一斑,对诗歌和文学创造力的敬重可谓推崇备至。

这,也正是现代性的要义,现代性求新求变,推崇创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变易。

新诗革命准确地说,是一帮北京大学的男诗人开启的。

创新,是中国文化的天命。

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中指出:“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创新是中国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是中国文明历数千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诗歌维新,从新诗革命到新中国,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到新时代,我们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

机缘巧合,我读到了一批北大女诗人的诗歌,倍感振奋,于是决定在《诗刊》2022年第三期推出“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随后,又在北大人文学苑举办了座谈会,引起的强烈反响超出了我的预料。

前面说了,新诗革命是由北大男诗人发起的,北大女诗人也可能开创一个新的诗歌天地,或者说,开启一个新的诗歌时代。

其实,世界正在逐步进入女性主导文学变革的时代。在男性主导了文学发展如此漫长岁月之后,在文学变革更不要说革命难以为继之后,也许由女性主导会有新的变化与发展,甚至,新的文明史的意义。

让我们拭目以待!

李少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