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大剧之外,小而美靠什么打动年轻观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市场上不缺大剧,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爆款大剧诞生,对“小而美”类型来说,生存空间会被挤压吗?近日收官的精品微短剧《吃饭才是正经事》,用不俗的播放热播和口碑给出了一个答案。主创团队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吃饭”这样的小切口进入,瞄准当下年轻人的关注点,传递正向价值观,也一样能打动年轻观众。
《吃饭才是正经事》是由东方明珠新媒体旗下百视TV、尚世影业、百视通联合出品,韩洋执导,郑艺彬、杨梓鑫领衔主演的微短剧,自2月14日播出以来,凭借清新治愈的画面质感、新颖的多视角叙事、丰盛多滋的视听体验,荣登百视TV站内短剧热度TOP1,站内热播电视剧NO.2,站内话题榜NO.2,站内热门搜索NO.3,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收获了广泛关注。
它的故事并不复杂:以网络电商公司为舞台,围绕打工人王大蔚的成长蜕变经历,用三对男女情感关系变化串联起新世代职场日常的酸甜苦辣。剧集采用创新的“贪吃蛇”结构向观众展现了7名主角的内心世界,男女不同视角来回切换,甜美氛围搭配事件反转,展现职场年轻男女如何互帮互助、最终成功完成大型直播活动上线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微短剧市场在流量场的激烈竞争下迎来快速增长、有序发展的“黄金时代”,微短剧内容结构仍较为单一,题材上多以爱情类型为主。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不完全统计,2020至2022年9月长视频平台上新微短剧中,含有“爱情”标签的微短剧占比36%; “爱情”+“都市/剧情/古装/奇幻”等复合元素的剧集类型略占优势,但快节奏、高反转的爽文剧情走向也出现同质化趋向。如何在同类题材中构建差异化的内容特色,收获年轻用户群体的关注与青睐,微短剧《吃饭才是正经事》完成了一次视听体验与情感表达创新结合的有益探索。
虽然表面看起来也是甜宠题材微短剧,《吃饭才是正经事》却未止步于对爱情的表达,而是在主题立意上尝试向纵深层面引导,传递出当下年轻群体自信与自爱的价值观念。剧中通过以美食的不同特性作为隐喻的新颖方式,塑造了七位性格迥异的都市青年,或温吞、或甜美、或泼辣,堪称一副奇趣的95后图鉴。
该剧也将爱与各种美食通感相连,借用美食元素丰富视听、塑造性格、传递情绪、升华主题,完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艺术表达。人们在制作、品味、讨论美食的同时,实则在进行恋爱观和价值观的碰撞,如用“难啃的法棍”传达无需拜金、尊重自我的主题,用“做饭需要计量标准”来反衬爱情不需要标准的观点,以及用“不要沙拉要披萨”表达自尊自爱、消除身材焦虑的主张等等。
在制作方面,虽然属于微短剧的体量,但该剧是以制作电视剧的审美来组建的精品班底,幕后主创们曾有多部长剧经验。导演韩洋曾执导《夏至未至》《嘉人本色》等作品,在此次拍摄过程中,他无论是演员情绪调动还是镜头语言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同时,本片的选角也非常亮眼,每位演员与角色的贴合度高,并最终非常专业地完成了一众年轻群像的多元刻画。
冲着“干饭”话题进来看剧的观众,最终在《吃饭才是正经事》上找到了人生参照、职场共鸣,被打动的同时,也证明了在电视剧市场的成功,真的不以体量为标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