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全国政协委员热议乡村振兴,建议构建乡村产业人才供应链
2023-03-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包括全国政协委员郁瑞芬和庄振文在内的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关注了乡村振兴的话题,尤其是如何吸引青年人才返乡。“乡村人才相对匮乏,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人走地空’或‘老弱守乡’的情况,建议能让更多青年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兴。”郁瑞芬表示。

郁瑞芬委员

 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做强土特产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我国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18.5万亿元、增长4%左右,全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已初步培育2~3个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在郁瑞芬看来,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充分证明,“土特产”可以做成大文章。

但目前,“土特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标准化生产水平不够高,品质差异大。“目前,‘土特产’存在消费者难以辨识品质、价格差异较大、多次购买时的质量不稳定、需求供应不对等方面问题,甚至出现购销信任危机。‘土特产’品牌整体上散而不强、多而不响,难以发挥品牌效应。”郁瑞芬指出,此外,还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不够,产业链延伸不足等问题。各地“土特产”门类很多,但普遍面临产业链条较短的问题,大部分停留在初级生产环节,其规模通常比较小、零散不成体系,缺乏精深加工,尚未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再到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产品方面,种类较单一,文化价值、特色价值提炼不够,附加值低。

“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人才相对匮乏,甚至有些乡村出现‘人走地空’或‘老弱守乡’的情况。”郁瑞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乡村缺乏青年力量。

吴恺/图

“我深深感受到‘土特产’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的提升,是打通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抓手。”为此,她给出了好几个解决方案。首先是提升农产品标准化。要将标准化融入并渗透到农业农作生产的全过程、各环节。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要注重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大财政投入,梯次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她还建议,以合作方式实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合作社、供销社机制,以合作方式实现产业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产业带头人,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方式,构建符合产业特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可以参考“褚橙”和“佳沛”模式,因地制宜。“我们可以构建农产品质量风险保障机制,实现基础农作物、初级农产品标准化及可检可溯,结合商品责任保险方式,实现让消费者放心买。”

最后,郁瑞芬建议要构建乡村产业人才供应链,即做好“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的四乡人才积蓄和培育,让产业经营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庄振文委员

 加快推进农业产销对接智能化,赋能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庄振文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力期。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有助于城乡之间资源和机会的均等化,弥补城乡的数字鸿沟。这其中,除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运用、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外,农业产销对接智能化则是数字农业农村的重中之重。

“目前的人才队伍无法匹配产销对接智能化。”庄振文指出,农业劳动力老化、弱化、外地化是当前农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有调研发现,农业缺乏匹配产销对接智能化的人才。以蔬菜、水果经营为例,经营主体多以散户、外来人、老人为主,老龄化、低学历的这部分群体难以快速熟练掌握数字化技术。即便已经是产销智能化的引领性农业企业,也存在综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只能通过先招聘信息化工程师,然后将这些工程师放到猪场蹲点培训的路径来培养综合型人才。

他还指出,目前,产销对接数据未能有效匹配。一是已有产销数据系统尚未兼容,大数据应用程度低。一些系统尚有待进一步兼容,相关数据资源汇聚难度较大,信息共享机制还有待完善;部门之间的业务信息有待进一步整合,基于全产业链的数据挖掘还处于初级阶段。二是农地细碎化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填报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制约着智能化的推进。三是现有系统无法准确预判生产量和上市量,继而影响产销的有效对接。

为此,庄振文给出的建议是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调研发现,市场主体更迫切需要的是政府在用地空间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给予支持,如数字基础设施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和维护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秩序维护等,以及发挥政策助推器作用。

他还建议,培养综合型人才,注重培养方式的适用性和便捷性。充分考虑不同人才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对智能化弱势群体,开展相匹配的培训和培养。开展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针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信息化知识普及和网络新技能培训,提升农民信息化素养,为有效提高生产数据入网的准确性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从设备采买使用到产品售后处理,为网红赋能,使其熟练掌握淘宝直播及开店技能。举办农业农村干部数字经济能力提升培训班,精准助力基层领导干部提升数字素养,深化对产销对接智能化的理解,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数字经济的领导干部。“我们还要加强信息融合,分类实现产销精准匹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