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孩子“圈养”不可取 委员们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
2023-03-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小胖墩”、“小四眼”、脊柱侧弯等青少年常见的健康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被包括郁瑞芬、施华君等在内的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及。

施华君委员

  中小学生不能被“圈养”起来  

施华君委员建议,“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需要青少年从小打下良好的体质和健康基础。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达50%,脊柱侧弯比例从20年前的1%上升到10%左右。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已经刻不容缓。

他认为,现在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有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中小学生课间基本上都没有活动筋骨的机会,基本上都是待在教室里安分守己,不能打打闹闹,中小学生被“圈养”起来了。“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学校在学生安全方面越来越趋于保守的因素。”

施华君建议,明确规定中小学不能或明或暗地要求学生课间待在教室,不让活动;提倡各地研究适合课间和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又具有地方特色的课间活动;研究制定学生课间活动发生意外的保障机制,为学校解决后顾之忧。

▎郁瑞芬委员

  建议制订“儿童营养膳食指南”  

吴恺/图

2021年开展的“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显示,我国6-7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为26.5%,高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的19.0%,也明显高于2012年的16.0%,呈现持续高增长的趋势。

另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调查,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为0.43%,预计涉及儿童超53万人。性早熟不仅会影响儿童的骨龄发育,影响身高,也会导致早衰,面临更高的生殖肿瘤疾病风险,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郁瑞芬认为,是因为我国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调查显示84.8%的家长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标有“儿童”字样的食品,但目前市面上却并没有这样的分类。

其次,她指出,“儿童食品”缺乏专项的法律法规保障。现有法规、标准多针对“婴幼儿”群体(0至36个月的婴幼儿)。2020年5月虽然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但不具有强制性,且质量指标偏少,也缺乏相应的依据。市场上的“儿童食品”更多的是一种营销策略,其配料表、添加剂以及工艺等方面,并未科学地从儿童食品安全、健康出发,亟待规范。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

“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儿童食品安全健康工作,从立法、标准、产业、教育等层面多措并举,推动儿童食品向更高质量发展。”郁瑞芬建议,填补“儿童食品”分类分级及相关法律法规空白。建议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制订专门针对儿童食品安全健康的法规及实施细则;建议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组织儿童食品安全专家、科研院所、高校、标杆食品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儿童食品国家标准,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对儿童食品的营养成分、添加剂要求、包装标识、营销宣传、质量指标等进行明确规定。让监管部门执法有据,有违必查;让食品产业市场主体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选择,更好地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她还建议制订“儿童营养膳食指南”。建议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由中国营养学会牵头发布“中国儿童营养膳食指南”,鼓励各市场主体、科研院所对标国际标准,依据中国饮食习惯、儿童成长现状等国情,围绕儿童不同生长过程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儿童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研究。政府对儿童食品相关的产学研课题,给予更多政策和经费支持,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需要。

“我们应该重点加大对标称‘儿童食品’的质量问题、违规添加、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的监管力度。”她建议开展“护苗”专项整治,从严从快、重点监管相关生产、流通、营销等环节的市场主体,侵害儿童食品安全健康的行为,加大媒体的关注力度,从执法环境、舆论环境等多角度,营造全社会呵护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她还建议,开展儿童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研究机构、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积极开展儿童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建议中小学校、幼儿园增设4-12岁儿童的食品健康科普课程;呼吁食品研究机构、儿童公益机构走进校园,面向儿童、老师、家长设计针对性课程;各地青少年儿童公益基金会应吸纳专业社会力量,积极联动学校、媒体,鼓励志愿者广泛参与,推动儿童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