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来自长三角的全国政协委员们为长三角“发声”
2023-03-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更多新的增长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名“长三角”。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不同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们积极献言献策,为长三角的发展支招。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全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长三角区域新污染物联控共治的提案。包括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等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的8名全国政协委员则提交了一份联名提案,建议深化体制机制建设,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张全委员

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

曾担任过多年上海市环保局局长的张全一直以来非常关心长三角的环境问题。

不管是河道、空气等都与长三角的民众息息相关。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新污染物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对今后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重大部署。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首次对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做了系统安排。

张全认为,新污染物治理难度大、技术复杂程度高,我国的治理工作起步晚、工作基础薄弱,对标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要求,在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科技支撑、资源配置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短板,需要着力解决。

目前,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要求,长三角三省一市陆续发布各地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江苏已发布,上海方案即将印发实施)。从国家和各省市现有方案来看,主要措施聚集本地区新污染物的调查监测、源头管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暂未考虑区域或流域层面的新污染物联控共治工作。

由于新污染物涉及行业广、产业链条长、使用场景多,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的重点区域,既涉及产业链上下游,也涉及生产和使用各环节,更涉及河流和水源地上下游。三省一市在做好各自规定动作的同时,非常有必要加强区域协同和联动。

为此,张全建议,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以抗生素等区域内常见的新污染物为突破口,建立区域联合调查、风险评估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区域协同和联动治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将重点新污染物纳入区域生态环境“三统一”(统一监测、统一标准、统一执法)管理范围。

他还建议,探索制定区域共同优先控制新污染物(化学品)名录。在三省一市摸清各自家底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农药、抗生素类物质等为重点,精准识别环境风险较大的新污染物,探索长三角区域共同优先控制新污染物(化学品)名录,逐步打通新污染物产业链上下游、流域上下游的协同管控。

“我们应该加快构建重点新污染物全过程防控制度体系。”张全建议,针对新污染物产生环境风险的主要环节,加快健全完善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以农药和抗生素类物质为例,要进一步加强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强化有关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规范畜禽和水产养殖行业等消费端抗生素类的使用管理,强化含特定新污染物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等措施,切实减少抗生素物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最后,他还建议,加强技术支撑保障和宣传教育。依托长三角区域科技和人才优势,联合筹建和申报国家级新污染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加强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专项培训。此外,由于当前社会公众对新污染物及其环境风险和健康影响知之甚少,建议三省一市联合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科普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消费理念,鼓励公众通过多种渠道举报涉新污染物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郁瑞芬委员

来自长三角的委员们共同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出谋划策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上海、江苏、安徽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深化体制机制建设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提案,为“长三角”发声。

这些年来,经过九座城市不懈奋斗,G60科创走廊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显示度、影响力不断提升。但郁瑞芬等委员表示,当前还存在制约发展的一些瓶颈,亟需在领导机制、联合攻关、产业协同、制度供给等方面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她和几位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领导机制建设,在已建立的国家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领导机制架构下,完善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在省级层面的领导推进机制,更好地统筹协调省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九城市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

郁瑞芬介绍说,G60科创走廊作为贯彻落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机制》的重要平台,在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中已经形成“1+7+N”产业联盟、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领军企业等资源优势,成立了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G60科技成果转化矩阵等。“建议在G60科创走廊积极探索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九城市确立共同的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和推荐主体,如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项目进行跨省市联合申报,推动重大科技创新联合攻关。”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建设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的优势和条件,如2022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现场成交3.27亿元,线上线下累计总成交额突破50亿元。

这份提案建议以高铁客运和物流多式联运复式功能的松江枢纽为战略支撑,打造“产城一体”“站城一体”的长三角要素资源配置重要门户。同步建设全国性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在策源地松江设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并根据相关城市情况设立若干分中心,推动建立统一的G60科创走廊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加快科创成果落地转化。

近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强化精准制度创新和有效制度供给,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首批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连续五年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出台G60“协同开放30条”,央行出台“15+1” 金融支持政策,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科创走廊基地实体化运作,九城市制定互认互通人才18条政策,实现国际高端人才永居推荐单位由省部级赋权到G60联席办。

郁瑞芬认为,上述举措大幅提高科创要素流动和配置效率,减少了科创的制度交易成本,建议聚焦市场主体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标准制定、财税共享分成、人才职称认定等领域,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发挥市场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索一体化区域内跨省市地方协同立法,推动G60科创走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更优营商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