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墙科普教室,在和平公园上一堂科普课
2023-03-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我家就住在附近,平时爸爸妈妈经常带我来这里玩儿,但是今天在两位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感觉很不一样,了解到这些动植物的相关知识后,让我对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卢心媛是虹口区新宏星小学二年级学生,今天下午,她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和平公园,参加由虹口区生态环境局联合虹口区绿化市容局举办的开春第一课:跟随同济景观工程设计院的设计师和和平公园绿化养护工作人员,通过游园的方式,开展一场活泼生动、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生态科普活动。

如何以最简单的方式区分桃花、海棠、樱花?为何在小池塘里更加适合种睡莲而不是荷花?怎样辨别白玉兰和广玉兰?一个个有趣的问题让小朋友们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

和平公园经过改造后于2022年底重新开放,精心策划了“新八景”,包括莫奈花园、枫停晚香等特色植物景点,尤其添置了植物铭牌充分凸显科普功能。沉浸在和平公园资源丰富、内容精致的大自然课堂中,讲解老师带领学生们一一认识了错落有致的水边植物,悉心讲解它们的习性和分布规律,用眼睛感受这物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用心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美。

长廊白墙、叠石瀑布、树影婆娑、缤纷水岸,来到和平公园的中心位置,曾经的热门景点“动物岛”华丽化身“生态岛”。利用地势肌理改建,修复原有废弃动物笼舍,增加动物声效,悬挂原有动物照片,打造声景融合的动物记忆展区,视频播放老虎和狮子们在“新家”的生活。在保留和平公园的生物科普功能的同时,又塑造了生态岛枫停晚香之景,山石叠泉之上,六角亭虚心环抱一株三角枫,春闻莺,夏藏鹂,晚秋染叶,冬霜凝瀑,四时景易,是一卷百读不腻的“生态书”。卢心媛妈妈作为家长志愿者参与了今天的活动,她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家门口的美景变成生动的科普课堂,非常赞,之后会继续关注相关活动,积极报名参与。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虹口区大力建设了一系列具有生态环境科普潜力的教育场馆与设施,丰富了教学场景和内容。比如,欧四小区正在打造的滨水生态绿苑,为开展水鸟观察提供了绝佳点位,同时它也是在居民区内打造生态观察点、自然休憩区、科普集中地的大胆尝试。和平公园的特色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可观察的生物多样性样本。未来,将继续充分发挥这些宣传阵地的教育功能,规范完善相关阵地的科普与讲解,引导青少年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