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 | 力推新人新作,民族乐团让青年新秀为新演出季开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受访者/图
3月24日晚,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参演剧目、上海民族乐团打造的新人新作音乐会《脱颖而出IV》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演,它同时也是2023-2024上海民族乐团演出季的开幕演出。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这场演出由乐团青年艺术家们担纲主力,甚至还包括了几位刚入团不久的“95后”演奏家。乐团方面表示:“将一场展示青年新秀的音乐会作为演出季的开幕,也足见乐团对青年人才培养的信心和重视。”
// 用重磅演出锻炼年轻艺术家 //
这场由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彭菲执棒的音乐会中,双管子版《山河魂》、双琵琶版《天行健》、双阮版《仓颉》、打击乐与乐队《光的力量》、双笙版《笙临其境》都是乐团此次专门为青年演奏家们最新创作改编的双器乐协奏曲,并在本场演出中迎来首演。器乐组合与乐队《纳百川》中,乐团演奏家们共同展示少数民族特色乐器演奏的学习成果,十余种不同民族的特色乐器伽倻琴、冬不拉、彝族四弦琴、芦笙、萨塔尔、弦子、马头琴等轮番上阵。乐团积极鼓励演奏家们深入学习少数民族乐器,特别聘请当地演奏家担任演奏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少数民族器乐演奏课,深入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重磅演出,考验的不仅仅是演奏技巧,还需要保持稳定的演奏状态,琢磨音乐表达更多的可能性,提升对音乐内涵的解读,“这些都需要靠舞台实践中的一点一滴来磨砺与积累”。为了在演出中呈现更好的状态,乐团的青年艺术家们也是干劲十足。像本场演出中双琵琶版的《天行健》这首作品,就很考验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李胜男与刘嘉的合奏功底,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加一。据悉,他们在乐团正常排练之余还经常“加量”练习,通过演奏其他曲目,边磨合边寻找默契点,感受双琵琶的化学反应。
事实上,乐团方面也透露,为了保持乐团一直在高水准,近年来乐团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像《海上生民乐》这样的驻场演出,都会备好几组演员,让大家在大型演出实战中磨砺水准、提升经验值。
// 新演出季多样化展现海派民乐魅力 //
这场演出,也标志着乐团的新演出季正式拉开帷幕。记者也从乐团了解到,今年乐团将继续呈现多样化的演出,充分展现海派民乐的魅力。
除了青年人才们“脱颖而出”,乐团“代表作工程”则展现出“中流砥柱”业务骨干们的深厚实力。今年,上海青年拔尖人才金锴竹笛专场音乐会《云水三章》将以一场“笛声中的缓行”开启纯粹慢生活,而上海市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入选者王音睿打击乐专场音乐会《声音地图》,将以动感节奏展现丰富多样的打击乐魅力。
4月14日,上海民族乐团终身艺术顾问、著名作曲家顾冠仁新作品音乐会将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精彩上演,音乐会特邀著名指挥家张艺执棒,首演乐团委约创作的琵琶协奏曲《飞天》以及近年来顾冠仁创作的最新作品,一探其广阔丰厚的音乐世界。5月7日,琵琶专场音乐会《南弦北韵》中,京沪琵琶名家吴玉霞、周韬、俞冰、江洋将齐聚沪上,从传统古曲、当代经典到跨界新作,一展琵琶艺术的传统意蕴与当代精神,呈现琵琶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蓬勃生命力。
扬琴是“一带一路”上代表性的音乐符号,上海民族乐团“国际乐韵”系列之《相遇》即将在今年11月上演,音乐会特邀匈牙利辛巴龙演奏家Jeno Lisztes携手乐团扬琴声部首席曹蕴等扬琴演奏家们,以来自世界三大扬琴体系的中国扬琴、匈牙利辛巴龙和伊朗桑图尔,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相遇,探寻扬琴家族同宗同源而各有生成的发展历史,展现民族音乐的跨国与跨界合作。
在新年交替之际,2023年12月与2024年1月,国际华人指挥大师汤沐海与上海民族乐团新春音乐会将以当代化、国际化的音乐语言,展现民族音乐的美妙旋律,为市民观众送上真挚的音乐祝福。
此外,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青春版等经典品牌将先后回归;乐团重点打造的原创项目《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携手1862时尚艺术中心,将于5月26、27、28日预演,并将在11月正式首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受访者/图
编辑:马鈜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