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全新的肿瘤康复促进工作者是谁?有医护、社工,还有患者
2023-03-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肿瘤康复促进工作者是谁?这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顾文英最近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基于肿瘤患者康复的全人视角和全过程管理而提出的,肿瘤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指导,还需要各级各类专业人员的帮助,包括基层医护工作者、医务社工、社区工作者、专业志愿者都与肿瘤患者的康复质量息息相关。我们还将探索患者参与之中。”

在上海,肿瘤康复患者渴望在社区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为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签署的“肿瘤康复促进工作者赋能培训”慈善公益项目近日正式启动。上海市抗癌协会康复管理专委会同时成立。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3月25日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06万,每年癌症死亡约241万。中国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为40.5%左右,相较于10年前30.9%的生存率,增加近10个百分点。

但是,根据肿瘤医院医院社工部对住院患者进行的《患者心理体验和应对方式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逾50%的治疗期癌症患者存在焦虑、疲惫、恐惧等多种类型的心理困扰,这些心理困扰贯穿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晚期治疗的全过程,46.77%的患者表示希望得到专业的心理疏导。

“肿瘤康复已经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运动、营养学及临床各专科,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越来越得到全社会关注。然而,肿瘤患者系统性的康复促进和管理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需要多领域的专业人员来共同参与推动。”顾文英告诉记者,成立“肿瘤康复促进工作者赋能培训”慈善公益项目,帮助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就改善生活质量做出正确决定,提高生存质量。

在顾文英看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在真实世界里,关系到肿瘤患者全人、全生命周期康复促进工作的人,都是肿瘤康复促进工作者。“患者自身和家属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尤其关键,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所以,在这一项目中,我们还将探索开展患者参与工作。”顾文英告诉记者。

据了解,通过慈善公益项目的赋能,医院将面向基层为肿瘤康复促进工作者构建了全新的培训体系,学科知识包括不局限于肿瘤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基础知识,还包括心理社会支持基本技能和运动营养、康复保健基本方法等。同时,还将形成肿瘤患者康复现状的调研报告,构建示范性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形成示范性肿瘤康复促进品牌项目,以更好的服务于上海肿瘤患者高质量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