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60位教师参与音乐剧实战训练,上音助力上海打造“爱乐之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心动》《绽放》《爱人》《当我想跳舞》……来自沪上大、中、小学校的60名教师近日登台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丁臻滢、胡超政、张云轩等知名音乐剧演员同台表演了中外音乐剧名段。作为第二届上海艺术教师音乐剧实训工作坊的汇报演出,为期八天的音乐剧创排实战,见证了这些一线教育工作者对艺术的真诚与热爱。“上海打造‘爱乐之都’、大力推动音乐剧产业发展,抓演出、抓创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另一头,专业的艺术教育与师资力量培养,同样刻不容缓。”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教授说道。
作为上海文教结合项目,第二届上海艺术教师音乐剧实训工作坊由上海市教委指导支持、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音音乐戏剧系承办,面向全市的艺术教师进行音乐剧理论和排演教学,并以音乐剧目演唱会的形式展示演出。安栋告诉记者:“通过实训工作坊,上海的艺术教师们切身体验到了音乐剧从合成到排演的全过程,获得了很多经验;当他们站上舞台,唱响自己喜爱的音乐剧,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会鼓励他们把这份投入传递给下一代。”
“教师们只有自己热爱艺术,学生才能耳濡目染。通过工作坊的实践,教师们将收获真善美和爱,还能找到学生们喜欢的剧目排演方式,激发他们对音乐剧的热爱。”安栋教授介绍,入选本届上海艺术教师音乐剧实训工作坊的教师分成两个剧组,每组1名导演、2名知名音乐剧演员对其进行声乐指导及表演指导。通过排演《春上海1949》《绽放》《罗密欧与朱丽叶》《伊丽莎白》等中外知名剧目,教师们一站式了解音乐剧从无到有的孵化全过程。
“我们借鉴了音乐剧竞演节目《爱乐之都》的排演模式,鼓励艺术教师们登上自己的‘爱乐之都’。”安栋告诉记者,本次工作坊采用“2+5+1”模式——2天学习艺术技能与音乐剧理论,5天进行原创音乐剧剧目排练,1天登上专业剧场演出展示。“从音乐、舞蹈、表演、形体再到剧目创排,教师们从学习理论迅速转向舞台实战,还要在创排中融入自己对音乐剧的思考,整个过程能够帮助大家建立起对音乐剧的知识储备和艺术审美。”在强调素质化教育的当下,越来越多学校的音乐课程会带领学生们从艺术欣赏到艺术实践,排演小型节目特别是近些年深入人心的热门音乐剧作品,已成为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热门方向之一。
音乐剧的风格应该如何定义?该用怎样的唱法表现一段歌曲?怎样的表演才能打动人心?怀着对舞台艺术的强烈求知欲,不少老师每天一大早从金山、松江等地赶到市区参与培训,八天时间里收获满满。“我是乐器专业毕业的,平时在学校里主要带乐队,自己参与音乐剧排练的机会很少,这次工作坊对我而言是很宝贵的体验。”嘉定区新城实验中学的李祎佳老师表示,从声乐、表演分组排练到站上舞台演唱《今晚你能感受到爱吗》(选自音乐剧《狮子王》),“新鲜有趣、分工明确的排练日常,学到很多台前幕后的作业知识,每一天都收获满满。”
上音表示,在廖昌永院长倡导的“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上音将原创剧目排演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深度融合,“主动向前一步”传播音乐剧文化,服务社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