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素心如简是清欢——读《客路赣南》有感
2023-09-03 生活

杨怡

嫁客女、敬灶神奶奶、送龙神、捻亮客家人视作守护神的伯公灯、八月蛇拦路,“水酒嫁到哪去了”“草木生长时还带着春的奶气”“如此就别怪我宠着那些筐筐篓篓了”“月亮正要临盆的样子”“雷公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神”,《客路赣南》的作者简心想表达的不是一件物,而是一段情节,一个个随意四散的小故事,一些一生鼎鼎有名又默默无名的妇娘子和男子佬,许多有趣的客家乡土生活的微表情。

客家乡土生活中,“妇人”不叫“妇人”,叫“妇娘子”。看这本书,就像是第一次这么近看一个客家女人,看得这么仔细,看得这么亲切,就仿佛认识了好久一样。

油桐树下、杂花满山,客家女不就像“桐子”一样坚强且默默地守护着一家人的生活。她瞬间看到了自己。它不名贵。她也务实地面对生命中的风吹雨打。她深切感受过贫穷,同时也发现贫穷掩盖下璀璨的精神文化,她会为了解馋,将映山红一把把扯下,在山泉水里漂洗干净,解馋。她会把积攒的一尼龙袋子的干金银花拿去卖,卖了之后,“只把这张沾满金银花香的纸币,悄悄压在了母亲的抽屉里。”她会被母亲大声地唤起小名“‘尕篓——妈在这里——!’‘母亲!是我的母亲!!’”她对过往的情感以及民族传统的梳理,主要从对母亲的依恋着手。在她的《三色爱》里,母亲既苦又累,因胆结石切了胆囊但几年后结石已散入肝管,不要说母亲答应给“我”买红绸带这样一件可以美化自己的事物,村里人都嘀咕应该把“我”初中毕业后读师范的学费拿来给母亲医病。当年家里真要这样抉择了,哪里还有冲向诗与远方的简心,哪里有她笔下客家风物的余温,哪里有一个容量让她将一坛水酒写来又写去,从《一坛乡情煨酒》到母亲在异乡做出的酸米酒,3000字又3000字,写不完的米酒,也是写不完的爱!就因为当年家里没有因为过成了那样而让她放弃过学业,所以她的心里和文字里没有过愤怒。没有愤怒却要讨一个名分,简心在《鹤山咀》里写:“我们作土的农民,是不是也像妇娘子和菜园土一样,自始至终,都没有与之匹配的名分呢?”显出女性作者的强力。

一个人难的是永葆青春。客家“妇娘子”也难逃衰老之枷锁。我认识简心老师的时间很早,读她的书却很晚。但看她笔下光彩奕奕,就可以看出她脸上是不见倦容的,可以瞧见她的气色。赣州生活日常被她写得如一块平易、清丽纯真、桃红柳绿的多棱镜。精神世界就是这点好,平平淡淡的细节可比如上九重天的幸福,就比如《洗澡》中写道:“我被太婆一夸,暖得像冬天的红柿,赶紧仰眉叫她——!”也是在“喝凉茶”“洗澡”中,作者学会了要把世间的遗憾与不幸写出来,就对自身构不成伤害。于喝茶时是,“花花叶叶投进大瓦壶里,冲几瓠瓢沸水,待田地里做工夫热得苦了,喝下几大碗凉茶下肚,什么瘴气热毒都烟消云散了。”以及洗澡时也是排毒,“人性如此不安,一身皮囊终日紧紧地,内藏五毒,外侵百病,更有无法算计的天灾人祸埋伏在那里,乃至离开世界,仍旧装了一肚子不好闻的臭东西。父亲说,冷水田生不出好禾苗,冷锅灶养不发一家老小,洗澡水里养着人的性子哩!哪家哪户把那管水火养平养顺溜了,日子也就过得沓沓亮墨墨光了。”小时候洗澡,是去坪上洗的,坐在水桶中,静静蹲在夜色里。

简心书中很多段落是自童年展开,从小生活在村子里的简心,等她走进城里,她很“不幸”,慢慢成了一位关着门洗澡的女人,但她却成为乡村生活最忠实的观众,直到看着客家人的物与幕投射到文化全球化的大命题中。看见每种文化都渴望被认同。她于是从“乡下小百姓,就像小尕篓,都是零打滴扣匀着过的,容不得半点闲情来挥霍”写到“这样的暮春树下,免不了谈情说爱的,那些姑娘小伙子,以及飞鸟鱼虫们肥艳的爱情,就这样熟到弹指即破”,再到“每天往返于老家和城镇,开启了半农、半工或半商的新生存模式……”她写的虽然是乡土和城市,不知不觉间已经写的是客家人的花、客家方言、浓郁的客家美学风格、客家民间的精华,把东方文化的精髓馈赠给西方世界的宽阔胸怀。不过有些可惜,仅在那些合成的记忆中,还保留着古老的传说和信仰。

当然,她也只是尽了绵薄之力。文如其人,她不喜欢矫情,也很称职扮演着该有的角色。

《客路赣南》中也有以游历为题材的篇目,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群水的舞蹈》里写峰山的冰挂,她原以为冻结的冰挂是茂盛的、欢乐的、发出的声音是悦耳的,却想不到看到的是“惨烈”,因为树木不堪重负,“用倾尽一生的强度和韧度在做着最后的顽抗和坚守,最后,生命终于熬不住了,矗然倒地,肢体断裂,无数美丽的冰挂也随之崩溃瓦解。”她以另一个视角,写冰、水,对于生命的天赋人心的思辨,写的虽然是一种渐失、惋惜、践踏,又将自然物质的生命的最高舞蹈写得蓬勃、写得高调。

简心,她作为一个作家,田野调查也好,童年记忆也好,旅途行走也好,都有十分精确细致的研究和考量,依次描绘了锡壶、酒娘、烫皮、雨巫、花尕篓、水菌子、狗婆蛇、竹梢子,等等。她用一份文学情怀,把本来静置的它们,一个个配对,一个个统合,但不遵循科学结构。客家生活成为了她一切叙事的极佳场景,成为了她生活的基地,观者入室,也坐拥了一种与科学场域无异的全知全能。

“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长”,这是我看过的有个庙门前的对子。一颗简心入定,需要一条念珠,修好自己的心,看到无止境的事物,放下无止境的欲望。

客家生活,被她用文字串成了一条念珠。

散文集《客路赣南》,简心著,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简心:本名郭玉芳,历获冰心散文奖、《北京文学》年度优秀散文奖等。散文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配套教辅阅读资料和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市)中学生考卷。著有散文集《被绑架的河流》《客路赣南》、长篇传记《五弦挥红》。

杨怡:《中国国家旅游》特约作者,足迹遍布五大洲27国。创办三清媚女子职业学校,任《三清媚》杂志主编。

杨怡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