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奋斗|马玮玮:“剥洋葱”式办案,发扬“求极致”的新时代检察英模精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今年7月,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马玮玮出现在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新时代检察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她作为作报告的5位检察英模之一,向全国检察人员讲述了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效履行检察职责的事迹。
攻坚克难、勇于斗争、探索创新,扎根司法办案一线20年,马玮玮曾先后荣获中央政法委“平安之星”、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平安英雄”、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这位检察英模的事迹让人深受启迪,不论是全国性的大案要案,还是老百姓身边的"小案",她总是以严谨细致的办案作风,努力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一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使命。
■ 大胆探索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让企业“知错”而后“活下来” ■
在上海市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马玮玮勇挑重担,在大案要案“浸泡磨砺”中践行忠诚担当,在服务保障大局上勇当先锋。她带领团队在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上持续发力、大胆探索,依托老牌漕河泾检察官工作室和新兴智联检察研究中心西岸基地为载体,多层次、立体化布局园区企业“家门口”检察服务供给,打造“一体两翼多站点”(1+2+X)检察服务体系,持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家单位,率先建立全市首个区级四方协作平台,依托“四方协作”信息化平台延伸监督触角,主动挖掘、研判、处理涉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线索,并在今年引入区文旅局,持续建设“五方协作”平台。
马玮玮认为,在办理新兴市场经济主体涉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时,应当充分关注到案件办理对涉案企业运营影响,既要确保企业“知错就改”,还要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比如,在办理某农民专业合作社假冒绿色食品标志注册商标案中,马玮玮带领团队探索建立“第三方组织+异地协作+巡查小组”工作机制,引入“要素审查+动态听证+跟踪回访”工作方法,一体化推进跨长三角区域关联涉案企业真整改、真落实,同时以个案合规为契机,延伸推动“行业治理、行业合规、合规共认”,实现以知识产权合规助力新兴市场主体发展,鼓励、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合规经营,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近年来,徐汇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抢占科技创新“新赛道”,保证区域人工智能、网络科技、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尤为重要。2021年3月,徐汇区检察院率先探索成立全市首家网络检察办公室,马玮玮作为办案团队长,依托辖区内全国首家反网络黑灰产联盟等组织,强化网络犯罪案件办理和法律研究,为徐汇区经济科创发展保驾护航。
■ 心中始终有“人民”,保障民生坚持为民司法 ■
马玮玮始终把“人民”二字放在心间,坚持为民司法,依法办好、用力办实、用情办好每一起涉民生案件。她带领团队依法惩治医保诈骗、扰乱医疗秩序犯罪,联合公安、卫生等部门与辖区各医疗机构共同推进“平安医院”建设。
此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案件,马玮玮也带领刑事检察部门重拳出击,集中对盗抢骗、电信诈骗案件,同时加强普法教育,提高社会法治意识,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她坚持案件办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制度建设,实现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双提升,让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针对人身伤害类案件中,因被害人一方提出的赔偿诉求于法无据或联系不到被害人,无法达成赔偿谅解的情况,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赔偿保证金提存公证制度,检察机关以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辩护人等自愿缴纳一定数额保证金获得的《公证书》为缴纳凭证,认定犯罪嫌疑人具有自愿赔偿和认罚表现,并作为是否羁押、起诉及建议法院轻判的依据,切实保障案件双方当事人权益,有效缓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该制度随后在上海全市被推广使用。
■ 多一份耐心与童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马玮玮和未成年人检察团队一直致力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为未成年人提供司法保护,努力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马玮玮带领未检团队持续深耕未成年人检察品牌。2022年3月,牵头区公安、法院、司法、教育等部门共同成立法治副校长教研组,推动法治副校长从“单枪匹马”转向“抱团作战”,进一步增强普法教育效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2年8月11日,办理了全市首例以支持起诉为“事实孤儿”指定公职监护人的案件,为困境儿童找到了新“家”;2022年8月,区检察院与市法学会、市检察院共同举办“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家庭干预研讨会”,就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状、家庭干预的难点和对策等主题进行讨论,并根据研讨成果,向起草《上海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提供立法建议,推动地方立法;2023年,带领未检团队聚焦专业化建设,牵头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光启未未来”,携手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妇联共同签署了《关于成立“检校问诊室”工作的实施方案》,并联合徐汇区工商联、公安、团委发布网络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倡议,携手各方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办理未检案件和办理刑事案件相比,更加需要一份耐心,也更需要一份童心,才能和他们进行平等对话,让他们相信我们检察官,愿意把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如实地告诉我们,这样检察官才能更好地来保护未成年人。”马玮玮说,公诉人既要有刚性的一面,因为是代表国家对刑事犯罪进行指控,而在克服种种难题上,也要有韧性的一面。在办案当中有很多困难,如何一一攻克难题,重要的是有一股锲而不舍的劲,去探寻案件最终的真相是什么。
■ 以“剥洋葱”来挖内核,带领检察干警办出“铁案” ■
在马玮玮看来,一件案子除了一个人钻研,更要和同事们“唇枪舌战”充分讨论。比如,共同探讨哪些辩解是不合情理的,哪些辩解与客观事实或行为规律是相悖的,把这些点抓出来重点研究,找出相应的客观证据和言词证据等,求真务实地得还原出犯罪行为模式。
“要像剥洋葱一样,把犯罪的本质一层一层地剥开。”马玮玮说,只有挖到内核之后,才能找到定案的根本,“我们办的每一起案件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案子都办成铁案。因此,作为公诉人,在审查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去挖掘真相,不轻易言败”。
除了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马玮玮也不忘带领青年检察干警们共同进步。在同事们眼中,马玮玮是一位孜孜不倦传道授业的师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马检会给我们一些专业的指导和点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马检总是迎难而上,凡事求极致的态度是我们每个干警需要去学习的。”徐汇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未检办负责人冯品晶表示,马玮玮作为刑检部门的带头人和主心骨,对检察业务涉及的各个专业领域都会不断进行探索,具有很强的专业水平。同时,她还会把这些大案要案中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帮助同事们解决了很多小案件里的“疑难杂症”,为案件的办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马检一直说,青年干警要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她也总是不遗余力地为我们青年干警打造锻炼的机会和舞台。”作为一名青年干警,徐汇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喻天碧说,能得到这些珍贵的锻炼机会让她很是感动。在马玮玮身上,她看到了一代又一代检察人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和坚定,备受鼓舞。在喻天碧心中,马玮玮是当之无愧的检察英模,同时也是自己工作学习的榜样,激励着自己努力为检察事业接续奋斗。
“要查清楚案件的事实真相,好比修复一件瓷器,把已经支离破碎的案件弥合起来,通过各种证据审查,对事实进行还原,才能做出基本的判断。”马玮玮总是以“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用心用情雕琢每一起事关群众的案件。她希望自己延续老一辈公诉人的优良传承,以至臻匠心守检察初心,坚持司法为民,以个案公正汇聚起司法公正的磅礴力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