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电影人”,真的“不一般”
近日,2023年上海启影大学生电影节颁奖典礼举行。经过评委们的层层严格评审与甄选,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创意、最佳纪录片等15项大奖出炉。记者了解到,今年大学生电影节收到了全国72所高校共计672份参赛作品,最终有30部优秀作品进入终审环节。
上海启影大学生电影节始创于2016年,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影视艺术系多年来致力打造的职教艺术教育IP品牌。作为促进学校与世界各国影视院校及文化机构进行深入交流合作的桥梁,目前电影节已经成为上海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联盟的品牌活动之一,更是成为当代大学生展示专业学习成果的大舞台。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子们,在这届电影节上收获满满。荣获最佳录音奖项的《全家福》微电影,是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安泽宇制片的一部反映家庭亲情的微电影。电影中的主角老人突然被查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于是特别想在病情严重之前享受一次全家团圆的快乐,但是因为生活与工作的各种牵绊,老人最终未能阖家团聚,无奈只能心存遗憾地用照片拼凑出了一幅“全家福”。为了能在微电影中呈现出老人的孤寂和亲情的缺失,创作团队尽全力保留了现场原声。
安泽宇说,拍电影讲究的是画面、声音的协调,还有剧目演出的顺利,而声音能最大程度地反映现场的情况。因此拍摄全家福的时候用的全部都是同期声,没有后期配音,极大地保留了微电影的原汁原味。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评价道,《全家福》这部微电影把一个家庭生活中的自然音响和音效融合得很好,尤其是在全家福照片一个个展示的时候以及其表现的过程当中,声音的世俗性和空灵性也进行了比较好的融合。
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李祉萤创作的微电影《父亲的肩膀》,荣获最佳导演和评委会特别奖两项大奖,成为本次电影节的“最大赢家”。任仲伦表示,这届电影人对电影语言的把握是成熟的,“无论是镜头语言、视听语言,还是蒙太奇表现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为了支持上海启影大学生电影节健康发展,同时扶持更多电影人诞生,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威凤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捐赠了一套价值近千万元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实训设备和平台,助力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提升教学质量。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顾春华表示,可以趁这个机会,把学校里的技能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得更好,更加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电影是科技的艺术,更是展现时代之美、文明之美的重要载体,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希望以此次电影节为契机,推动创新、激发奇想、期待碰撞,用影像连接你我他,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世界青年大合作的新篇章。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表示,“举办电影节活动,实际上也是激发学生的一种手段,激励学生在竞争和比赛的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
编辑:黄烨
来源:上海杨浦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