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看《新闻女王》:看个乐呵就行,本质是宫斗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香港TVB《新闻女王》成了最近比较热门的谈资。一开始的快节奏吸引了不少人追剧,在豆瓣等观众打分网站上也有着8.2分的较高分数,但它到底算是行业剧还是正常的大女主剧?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和不同的观众聊了聊,发现在普通观众和在新闻行业从业者、新闻专业毕业者等不同的圈层,对它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
※ 本质是披着行业剧外衣的宫斗剧 ※
TVB在职场剧方面有不少经典,比如《医者仁心》。这次的《新闻女王》聚焦的是新闻行业,准确地说是电视新闻主播这个职业。在全香港最大的传媒机构SNK-NEWS的黄金档六点半新闻,由佘诗曼饰演的资深主播文慧心和马国明饰演的梁景仁两派明争暗斗,都想掌控新闻电视部的大权。而另外几位新闻主播,也都为了上位,展开激战。
由于市场体量和制作的关系,TVB剧如今有三大方向:都市剧、警匪剧、宫斗剧。《新闻女王》虽然讲的是新闻行业内的故事,也有一些不错的新闻采访场面,但归根结底,它仍然是一部讲大女主成长故事的“宫斗剧”。“这分明是披着行业剧外衣的宫斗剧啊”曾在湖南某知名电视台工作过的万小姐和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林小姐说。
“宫斗”型大女主戏有一些特征,简单来说,就是情节特别戏剧化、人物成长节奏特别契合观众的爽点。佘诗曼在剧中的设定,就非常符合这些特征。比如她会用一句“让我再教你一次什么叫直播”来打击使绊子的对手,用一句“你连狗咬人都想象不了,人咬狗的世界不适合你,趁早找个男人嫁了吧”来迎合女性观众对男性为主导的行业的不满。
几位新闻从业者都表示,连普通观众都能看出来,这其实就是“宫斗剧”。其中马国明那句“整间公司只有你跟文慧心用同一款香水,没有人提醒你,女人的人缘你没有,女人的直觉你也没有”,就是典型的“宫斗”气息——这种森严等级,如果平移到豪门戏、清宫戏,都没有任何问题。此外,情节的夸大戏说,也非常普遍,比如有一场戏是,新闻播出前30秒主播站起来以罢播要挟上司,这在现实中没可能。还有,把新闻主播拍得“需要人服侍戴耳机”,也只不过是把宫斗戏中后宫娘娘们由宫女伺候穿衣的情节平移,在现实中不是常态。
不过,观众并不反感,毕竟没有那么多普通观众真正了解新闻行业,“他们需要看到的,就是一个有权谋有伎俩,有女主过关斩将的‘戏’,节奏快、金句多、看得过瘾解压就成。”
※ 有新闻行业的“基本面” ※
不过,尽管有着宫斗剧的本质,但《新闻女王》在新闻从业者来看,也有着行业的“基本面”。关于新闻理想、新闻职业道德、采访提问等内容,很多都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虽然不会真的有人把新闻理想变成日常台词。
“我当初报考新闻专业的理由,就是觉得做记者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林小姐说。这部剧设置了大量的新闻采访场景,正是各种社会热点集结的突发新闻,包括了车祸、火灾、歹徒持刀行凶等等。曾从事记者工作的李先生说,自己刚工作时就是负责的社会新闻,“车祸场景见得多了,甚至后来看到尸块、血浆都已经免疫了。”
这些“基本面”,也满足了普通观众对于新闻生产流程的一些好奇。比如记者是否能比警察更早到达车祸现场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李先生也回忆说,在新闻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新闻经常都有“线人”,“很多新闻爆料,记者到达现场的速度确实要超过警察。”
除了具体的案例,里面涉及到的新闻行业观点之争,也颇为真实。在新闻电视部的内部会议上,两派人马对于新闻的解读和争议,也引起了不少新闻从业者的共鸣。文慧心和对手梁景仁除了对于个人利益的争斗,还有对于新闻该偏向于严肃性还是娱乐性的分歧。秉承“流量至上”的梁景仁希望靠娱乐化来增加收视率,而文慧心为了保证媒体的公信力,始终坚守新闻的严肃性。
“事实上,关于娱乐性还是新闻本真的话题,这些年讨论就没停过,也一直是很多媒体内部的焦点争议所在——虽然大家都知道新闻的本质是尽量接近真实,但在此前的阅读率时代和当下的流量时代,这样的探讨都依然有巨大的存在意义,甚至在可见的未来,它也会持续下去。这部剧在这个点上还是踩得很准的。”李先生说。
※ 架空的现实只需当成娱乐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真正的新闻媒体行业人员,无论是刚毕业的林小姐还是已从媒体离职的李先生,都有个共同观点:《新闻女王》的故事其实发生在架空的虚拟平行世界,普通观众和媒体人员纯当成娱乐的电视剧看即可,其余的无需深究。“从人才培养到后续的就业,我们其实都清晰地认识到一个现实,那就是当下现实中的媒体环境,完全不同于剧中。现在确实是传统媒体比较困难的时候,全世界都一样。”林小姐说。
他们所认识的传统媒体处于困难时期,其实从人才培养方面就能见到端倪。林小姐说,在复旦读新闻传播学时,新闻学院就是“用的2+2的培养模式”,“前两年是我们有很多的专业课是跟其他班的同学一起上课,我们有几个方向,比方说我是法学方向的,所以我上了两年的法学专业课,还有国际政治等,同步进行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基础学习,一方面是学校希望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一方面也是在其它专业的学习中能够让新闻学生更清晰地找到自己更喜欢的领域,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方向,然后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大学专业是新闻学的万小姐说:“我们也是大一就开始学各种其他专业的课,新闻专业课到大二才开始,也是为了让新闻学生能多一些技能和眼界。”她毕业后在电台、电视台都待过,做过新闻也做过综艺,她觉得“这样的培养方式挺好”,大家都在探索“自己更适合什么”。
毋庸讳言,近年来新闻人才流失较多。“《新闻女王》讲的差不多是一个当下世界的故事,但现在媒体经营有困境是全世界媒体都遇到的严峻问题,无论是国有媒体还是国外的私营媒体,最大的挑战都是如何活下去,这部剧的出品单位TVB连年亏损,谁还会有空去花如此大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成本,去‘不计代价’地‘宫斗’啊?”李先生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