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生鲜灯禁令”施行首个周末,落地情况如何?
2023-12-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

12月3日是《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的第一个周末,《办法》明确指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上海“生鲜灯禁令”落地的实际情况如何?商家和消费者对此有哪些意见?青年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十余家生鲜超市,就此展开了调查。

  背景   “美颜生鲜灯”本月起禁用  

此前,不少消费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菜场和超市购买生鲜产品的时候,发现食材在光照之下要么红彤彤,要么暖烘烘,像是有层滤镜,看不清楚食材的真容。拿回家后却发现实物和自己在市场看到的不是一回事,这其实是生鲜灯所发出的有色光线给食材上了“磨皮美颜”。

什么是生鲜灯呢?就是专门用于肉类、熟食、水果、蔬菜、海产等生鲜产品的照明灯具,又被称为“市场灯”。新规出台之前,市面上所用生鲜灯发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有色光,照出来很难看出实物本色。

据相关人士介绍,通过调整显色度和灯光颜色,用不同的光线照不同的生鲜食材能达到不同的“美颜”效果。例如,用红光搭配暖白光照熟食就会看起来更诱人,让人更有食欲;用红光搭配冷白光照猪肉会显得更鲜嫩,用红光搭配正白光照水果会显得更鲜嫩等。

为了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自12月1日起施行,生鲜灯被禁止使用了。

“关掉生鲜灯这个举措我太爱了!”“好政策落地,有利于我们消费者”“还原食物本色,利国利民”,消费者对新规的出台给予了支持和认可,还有消费者拍手称快:“用这种灯的市场我去都不会去的,颜色吓死人。”

  大型连锁商超    用灯较规范,细节待改善  

施行第一个周末,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生鲜超市、熟食卤味店、便利店,发现大型连锁超市对于“生鲜灯禁令”的落地较为及时,大部分已规范使用灯光,但仍有待改善之处。

12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徐汇日月光中心商场B2层的奥乐齐超市,发现这里使用的均为显色接近自然光线的灯光,蔬果区、海鲜鱼市区和肉类区也并没有区分使用不同的灯光,头顶使用的大吊灯也是普通的白炽灯,基本上能看清食材本来的颜色和品质。

市民李女士正在店内选购,她向记者表示,此前她并未特别留意照明的问题,不过有时候也确实觉得看不清楚食材的真实样子:“那些灯啥颜色都有,暖黄的、红的我都见过,有时确实影响视线。”听说出台了“生鲜灯禁令”,她才反应过来,原来这里面还有“套路”在,对这一举措表示了欢迎和支持。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康健路上的比宜德超市,发现这里使用的也是普通日照灯,货架顶部悬挂常见白色灯管用于货物照明,未见到特别的彩色灯具。

然而,记者在盒马生鲜奥莱康健路店注意到,虽然使用的大部分灯具都是普通的白炽灯,但是其中有一列货架使用的灯具颜色明显和其他区域不同,显色偏暖光,货架上摆放着的是橘子、火龙果、橙子等水果,在光照下颜色显得更鲜艳些。

细看之下发现,原来这列货架使用的是暖光灯管,其余货架使用的是白色灯管,所以显色也有所差异。为什么单这列货架灯光不同?记者询问了其中原因,但是店员表示:“我平时只负责货品,灯具这块儿不归我管,所以为什么这块的灯不一样我也不清楚。”

  社区菜场    政策落地有“时差”,生鲜灯仍在使用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生鲜灯禁令”在上海部分地区落地仍有延时,有商家还在观望,也有商家和店员表示对新规还不太了解,因此并未及时更换店内违规灯具,仍在使用原来的生鲜灯。

例如,记者在蔬沣园生鲜集市看到,店内肉类区域使用的仍旧是彩色生鲜灯,陈放肉类柜子的正上方吊着2顶生鲜灯,从外罩和透镜看和普通灯具明显不同,散出偏暖紫色光线,肉类品质在光线下看不分明。记者询问了店家,店主表示新出的规定具体怎样应对他们还没有头绪,决定先继续用原有的灯,再等等看是否要更换新的灯具。

“这灯有啥问题啊?”路过的市民王老伯家住在附近,经常来这家店采买食材,他表示还未听说过生鲜灯相关规定,也没觉察出灯光有何问题:“大概是习惯了吧,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的都是这种灯。”他对生鲜灯禁令一事并未明确表态。

位于康健路上的清美鲜家超市主货架上的蔬菜等并未专门设置灯光,均借用头顶日光灯照明。但记者注意到,靠墙的货架上有一列灯光明显和旁边不同,偏粉紫色,货架上摆放着豆腐、豆干、玉米、鸡蛋等,并不像特意为某种食材设置的灯光。

另外,记者还发现,部分熟食卤味店,例如陕西南路地铁站内的绝味鸭脖使用的仍旧是暖烘烘的灯具为熟食照明,店员告诉记者:“我们暂时还没有收到要更换柜台内灯具的通知,具体后续怎么安排要问我们负责人。”

此外,上海多家全家便利店店内的熟食食品柜仍旧使用暖光灯,例如康健路店、漕宝路店、莘庄地铁站店、春申路。其中,对于“生鲜灯禁令”,漕宝路全家店店员正在理货,对于生鲜灯禁令,他这样回答:“我还没听说过你说的这个新规定。”

  ==  疑问  ==  

生鲜灯是否有具体合规标准?

记者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商家使用的灯具有条状、有管状、吊顶的,五花八门。例如开在沪闵路上的留夫鸭店,使用的是长条点状分布灯具,灯光颜色偏暖,但让人无法分辨是什么灯,更无法通过主观判断断定这是否是违规的生鲜灯。

还有商家表示,自己都吃不准自家用的是什么灯具,更不清楚具体要换成什么样的灯。例如,位于康健路路口的水果店老板就告诉记者,水果货架上的灯具属于什么类型他并不知晓,是负责装修的人安装上去的。“我也弄不清楚是什么灯,也是个外行。”

“规定出来我们肯定是要遵守的,但现在关键是我自己也搞不懂这个灯算不算合规,打算后面问问看我朋友,他们也是做生意的,看看他们是怎么弄的我们就怎么弄吧。”对于生鲜灯禁令,水果店老板如此回应道。

记者还发现,电商平台上部分商家仍旧在售卖新规出台前的生鲜灯。还有商家换汤不换药,例如某“新款高显led红光生鲜灯”称采用“隐形红光掉色技术,白灯珠也能照出鲜红色”,有消费者11月25日评价道:“灯珠看着是白光,照到肉上颜色红润非常好看。”从买家晒出的图片来看,这款生鲜灯实际上就是违反规定具有误导性的灯具。

“这灯符合新规吗?”记者询问了该款灯具的客服人员,客服明确表示该款生鲜灯符合新规,拍出来没有以前的那么假,实际要亮一些,还说:“好像没有具体的新规,都是市场管理人员肉眼看的。”

与此同时,卖家自称符合市场监管新规定的“新国标生鲜灯”已经开始售卖。某款“新国标全光谱led生鲜灯”自称是“新规市场灯”,介绍页面显示符合新标准,显色指数RA≥80,相关色温5000K-6000K高度还原食物本色。卖家还进行了老款和新款生鲜灯的对比。

“这个色温显指是符合检查标准的,亲可以放心购买使用。”记者细问检查标准具体是什么,客服又表示有运费险,若买回去发现不合规可以退货。

  ==  律师  ==  

肉眼和灯光效果不能差距太大

这就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到底什么样的灯算是违规的生鲜灯?怎样辨别,是否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呢?上海缘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泽也指出,新规仍旧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例如没有对于违规生鲜灯的具体界定,规定中也并未直接明确违反者所需要承担的具体后果。

对此,记者还咨询了上海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线律师表示,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如果把食材从照明灯下拿出来到外面观察,看到的实物和在照明灯下看到的差不多,说明灯光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如果效果相去甚远,则表明商家有使用违规生鲜灯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  官方  ==  

违反且拒不改正者将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记者从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浦东新区周家渡市场监管所已于12月1日对辖区生鲜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并督促市场主办方切实履行管理者责任。当时,正在一旁选购排骨的市民李先生表示:“禁用生鲜灯以后,虽然肉类和蔬果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鲜亮了,但可以看得更清楚、买得更放心。”

周家渡市场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鲜灯的使用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为不法分子销售不新鲜的食品提供了便利,禁用生鲜灯,可以有效整治‘滤镜营销’乱象,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营造透明可信、质价相符的市场秩序。”

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经营者,如有违反新规定且拒不改正者,将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后续市民如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