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科创母基金将落户徐汇,首期规模总计达10亿!
12月3日,复旦科创母基金启动仪式举行。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徐汇区政府、市属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首期规模总计达10亿元,全力构筑校内校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彭慧胜,清华大学终身教授鲁白,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陆雯等出席仪式。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主持仪式。
现场,钟晓咏在致辞中介绍道,徐汇是上海近代科技和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人文底蕴丰厚,科创实力“硬核”。而科技创新也离不开金融支持,徐汇已连续两年蝉联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正加快建设科创金融示范区。“我们发挥国资创投作用,设立了10亿元的科创投基金,与国家级大基金、高校母基金和社会资本合作,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努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处长、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刘莉,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陆雯,上海徐汇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国雷分别代表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徐汇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据复旦科创母基金(筹)负责人孙彭军介绍,复旦科创母基金将依托复旦大学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发挥母基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面向全球挖掘行业中最为优秀的专业投资管理团队,结合复旦优势学科,引导子基金投资国家“卡脖子”技术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转化项目,优先支持复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复旦科创母基金将坚持“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运营”的基本定位,重点关注“复旦所长、国家所需”相关的“硬科技”领域,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主要关注领域包括: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XR(扩展现实)等。
复旦和徐汇空间上紧密相依、目标上协调一致、资源上高度互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及多所附属医院、附属学校坐落于徐汇,多年来,双方在城区与校区双向赋能方面持续进行有益的探索。今年6月,徐汇区与复旦大学正式签订了“党建引领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等3份合作协议,有力推动区校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此次徐汇成为复旦科创母基金的落地区和基石投资人,是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徐汇打造科创金融高地的关键一环。未来,徐汇将深度参与母基金的组建和运作,通过校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共建高质量产业生态圈,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梁文静
来源:上海徐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