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暗夜之光与心灵守护者——方格子的写作姿态
□邱华栋
浙江女作家方格子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写作者,朴实无华是她的本色和底色。但她却以扎实的作品,让我看到了在喧嚣的时代里,如何坚守文学的价值,如何守护文学的尊严之光。
2015年秋季,方格子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深造)班。其间,我拿到她的长篇非虚构《一百年的暗与光》,题材就很令人惊讶——这不像是一个女子能写出来的。现实生活中的方格子非常内敛,低调,不怎么说话,一看见人就低头走开。她看似柔弱,实则坚韧,为什么?像这样一本题材特殊的长篇非虚构,若非有一定的行动能力是写不出来的。可到底这麻风病是咋回事,我看了方格子的这本书,才完全明白了。如果读者有兴趣,现在可以再去找找这部作品,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创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我以为有两大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第一个就是要有记者的行动能力。因为,非虚构题材都是现实和历史中发生的,必须要实地采访,与人物、事件、地点相接触,没有行动能力,写不出好的非虚构文学。第二就是要有写作能力。非虚构文学不是把事实情况拿来一写就行了,而是需要进行文学艺术手法的剪裁、加工、构架和描述,须有高超的写作能力。
在这两方面,方格子都呈现了她过人的才能。这部作品文字细腻,无论是描写事件还是人物,那一个个故事与人的宿命和对命运的抗争,都写出了温度,体现出了生命的价值,是一曲追求生命超越的悲欢之歌,是一部追光之作。
方格子的《一百年的暗与光》,我首先为它精巧的结构感到满意。这部作品分成了九个章节,时间跨越有100年。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分配到九章中,在每一章都有较好的呈现。时间在缓慢推进,人物命运的走向却有着一种空间感。在挖掘个人命运方面,她有独到的视角,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方格子讲述命运无常,流露出的却是深刻的对病者的同情。
在这部非虚构中,作者的叙述不流于平庸的记录,她用冷静的笔触,借助一个个真切的生命故事,告诉读者在那个神秘世界里发生的一切。而即便写幽暗,写苍凉,作家仍然给予文字以动人的温度。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的润物无声的演进,使那些黑白照片中的人物渐渐变成了彩色的显影,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都是有价值的,都有着存在于这个大千世界的价值。她因而成为了一个心灵的守护者。
尤为可贵的是,方格子在穿过那个幽暗世界后,依然看到暖的一面。她采访一个八十高龄的老人,老人年轻时进入麻风村后再也没有走出吊脚楼。当方格子要离开时,老人用残缺的手掌跟她挥手道别。她写道,“我看到吊脚楼屋顶缝隙里漏下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老人眼角眉梢,他羞怯地笑着。我的心底,一下子感到心里亮堂起来了。”
前不久,拿到方格子的首部长篇小说《寂静之声》,展读之下,我立即被吸引了。读完这本近二十万字的作品,我感到她的创作又有一大进步。这部小说的题材也让我眼前一亮:竟然是一部域外题材的作品,涉及的主题却非常深广:在家庭内部的人伦和亲情中,有着对人性深渊不断凝视的那种深邃表达。
另外,这部小说的语言非常有个性,在简省中确立了一种快捷的效果,且准确而生动。方格子以前的小说,或者是非虚构作品,叙述语言很江南,比较柔软,用词轻柔,似乎有着烟云水气,较为符合南方作家的叙述气息。而这部作品,语言有了较大的跨度,可以用“极简”和“繁复”来形容。极简的篇幅,她的书写节制,克制,但十分有力量。但它又是一部百年家族史,两个家族四代人,盘根错节,命运纠葛,又是如此繁复。人物在中国百年历史长河里的生存,在各自的“天空”下完成一生的使命。有抗争,有和解。显示出作家较强的对长篇小说创作的驾驭能力。
再说说这部小说的故事,人物鲜活,各有抱负。无论是往前,还是退后,都有“藤蔓一样的韧性”,感人至深。故事情节非常复杂,但被方格子讲述得十分清晰而生动。小说的一开始,就是某种生离死别,似乎死亡即将发生,可面对人的死亡的又是生命的勃勃生机和顽强的韧性:多伦多某个峡谷小镇,正与孔雀对话的年轻女子依菲拉,被青年男子顾玉生再次找到,他带她回到中国南方一个叫良溪的地方。故事就此展开。
一部中国人的家族史,却从加拿大的多伦多开始叙述,使作品具有不一样的气质,为我们这些读者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的阅读。这似乎也是方格子作为一个优秀的、独特的作家,在她自己的写作道路上不懈追求的写照。我惊讶于她的创造力,仿佛是内在的光亮,总要从心灵深处透出来一样,方格子所创造的文学世界的版图,也因为这部作品而更加阔大。
2018年,我去富阳领取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方格子作为主办方的后勤工作人员,默默地忙碌,无声地忙碌。现在,她仍然在富阳这座诞生了杰出作家郁达夫的小城写作。而富春江时时刻刻都在城边滔滔流过,日夜不息,静水深流,也时刻唤醒着方格子的文学表达,如同暗夜徐行。如同暗夜苏醒的一刻,晨曦即将闪现第一缕阳光。
从鲁院完成学业,十年过去,方格子是一个精彩而独异的写作者,她作为一个文学的长跑者,也将迎来她自己的撞线时刻。这一部《寂静之声》注定并不寂静,是一部千言万语之书,也是一部滔滔江河之书,书写了如富春江般奔流不息的人的命运之书。我祝贺这本书的出版!
邱华栋,著名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邱华栋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