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邮戳讲述上海航运故事,航海邮局启用新日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上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为增强航运文化的辨识度,即日起,航海邮局启用新日戳,同日还发行《因海而生》彩色邮资机戳。
这枚直径30mm的邮戳,吸引着全国邮迷的关注。历史上先民制造的沙船,是上海及长江口以北海域重要航行工具。1990年,沙船和螺旋桨作为主题元素被纳入上海市徽中。此番航海邮局的新版日戳采用的就是“沙船”元素,戳印上部为地名信息“上海”,中部为时间信息,左下部为机构信息“航海主题邮局”。
这些年来航海邮局围绕航海主题,在功能机构、节庆活动、重大工程上,以邮资符志的形式记载和传播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发行的全国首枚彩色机戳“航海日”、上海首枚自助型机戳“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等邮品一度成为“现象级”被邮迷“秒杀”。
小小邮戳讲述上海航运故事。
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准箱大关,14年蝉联全球第一。“十四五”以来,上海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南联北融西拓”战略布局,深化与长三角港口的资本和业务合作,实现区域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一亿标准箱。
世界上第一条横跨太平洋的绿色航运走廊——“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正如火如荼建设中。2024年上海港将具备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绿色甲醇燃料加注服务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多种新能源船舶加注服务业务体系。
2023年11月4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命名交付;在崇明长兴岛上,沪东中华的LNG船舶订单至少排到了2028年之后;通过产品转型升级、工艺工法创新和精益管理等一系列生产全面提速,江南造船也已经圆满完成年度商品船交付任务。
2023年,备受关注的洋山智能重卡顺利启动“减员化”运营测试,浦东新区在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率先实现立法突破。同时,上海航运也在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航海邮局名誉局长王逸奇表示:希望更多的上海航运故事通过这枚小小的邮戳扬帆“出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