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应急救援队挺立一线
2024-09-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这次台风“贝碧嘉”来袭,倒伏的树木、移位的空调、积水的房屋,给城市运行、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市民们却发现,在上海活跃着多支默默奉献的应急救援队伍,挺立在暴风雨中的救援一线。因为他们,倒塌的树木第一时间被清理,被困的居民及时被解救,移位的空调得到固定排险,城市的运转很快恢复如常。

  上海子鹊应急救援队:  

奋战20小时后,我们的防御等级仍是红色

9月16日凌晨1:00,狂风暴雨中,上海子鹊应急救援队队长洪运寅在朋友圈写道:“追风的我们并不是追风者,我们只是想守护那些该被守护的。”此时,他与3名伙伴已经在奉贤区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前置备勤了2个多小时。上海化学工业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横跨金山和奉贤两区,其安全对于整个地区至关重要。

在“贝碧嘉”抵沪前72小时,上海子鹊应急救援队便开始了志愿者应急招募动员,共有60多人积极响应。根据台风变化情况,9月15日晚20点,救援队防御等级提升至红色,他们精心安排了24名队员分成5支队伍备勤,4个指挥员在值班室紧盯大屏值守。据悉,上海子鹊应急救援队自2010年成立,已走过近15年的历程。他们始终秉持着对社会急需的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的强烈意识,不断壮大队伍、提升能力,为守护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着重要力量。

让洪队长最为骄傲的是队员的专业与奉献精神。“我们有一名救援队员是东方航空的机务,名叫冯伟哲,擅长绳索技术,9月15日,一直在机场为数架飞机、梯架进行系留和捆绑,下班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备勤点值守。”他们准备的救援物资包括绳索、无齿锯、油锯、防护装备、医疗物资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此外,还有30多名后备力量随时待命,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9月15日,两名武汉微光应急救援队成员来沪交流,见台风来势汹汹,也加入了备勤队伍,他十分感动。

9月16日上午,嘉定区南翔镇出现大树倒伏压倒居民房的情况,造成人员被困和安全隐患。接到救援通知后,子鹊应急救援队的救援人员迅速抵达现场,进行树木清障,并在当地居委干部的指引下解救了被困人员。在确认伤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他们又将伤者送达嘉定临时安置点,确保了伤者的安全和得到及时的救治。

9月16日中午13:00,随着风雨渐歇,洪运寅长舒了一口气。他表示,随着台风中心已经离开上海,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只是我们对危险的预判降低了,按照队内流程,我们防御等级还没有降到橙色,因为接下去还会面临着大量的清障和排险的工作。解决安全隐患,将次生影响降到了最低,我们才可以休息”。

下午17:00,洪队长告诉记者,多栋居民楼的空调外机因台风出现风险,于是队员们立刻出发,利用绳索技术,将高空的外机移动到安全位置,他们依旧在路上。

  虹鹰救援队:  

险情就是命令

虹鹰救援队13名队员于9月15日20:00开始备勤,“险情就是命令!”穿着红色救援服,戴着头盔的他们成了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许多市民心中最安心的那抹红。

“放心,我们一定帮大家处理好险情。”队员9月16日一早就冒雨沿路巡查,他们发现部分农户家庭屋顶的瓦时有脱落,立即在附近设置了路障,防止有人被掉落的瓦片砸伤。他们发现驻地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新南村部一户老人家里因台风吹落瓦片导致家里严重进水,两名队员立即冒雨前往协助排水。

16日中午,虹鹰救援队员接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张站长的电话,得知镇上一小区门口一棵大树被台风吹倒,砸到了一辆轿车,严重影响小区进出。虹鹰救援立即出动5名人员携带装备配合相关部门对树木进行清理。下午,他们再度携带油锯配合新南村清理倒伏树木近20棵,确保了进出村子的道路畅通。

红色救援服反复被雨水汗水浸湿,雨靴灌满了泥沙和积水,但队员们的脚步始终未停歇。截至9月16日16时,虹鹰救援队共参与道路清障25起、内涝抽排水8起、帮助受灾群众打捞物品6起,排除潜在危险11起。

  上海浦东新区山锋应急救援:  

风雨中打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战

“9月15日,我们开始通宵备勤,浦东一处应急仓库,就是我们的备勤点。”上海浦东新区山锋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善丰告诉记者9月16日清晨7点,该中心28名队员分三组开始在川沙各街道巡逻救援,清障排险。

台风“贝碧嘉”肆虐期间,上海川沙多条街道一片狼藉,无数树木倒伏倾斜。队员们开着车,顶着狂风暴雨到处寻找倒伏树木,尽快清理它们,保障城市交通顺畅。

早晨8:13,在某条街道,一辆白色丰田被大树压住,驾驶员被吓得面色发白,恰逢山锋应急救援队路过,队员们立刻将司机解救出,安置在附近一处店铺,队员们又用45分钟将倒伏的树木和枝干从车上、道路上清理干净,恢复过来司机连声感谢队员们的相助,才将车开走。

中午台风过境,一张约40平方米彩钢板被吹至川沙路和创新路路口,把一根万伏的高压电线给刮断,重重砸在一辆等红灯的车子上,司机吓得跑出车,躲在远处。山锋应急救援队赶紧过来处理险情,张善丰担心贸然处理可能会导致次生灾害,与供电局确认无电后,召集20多名队员一起切割,由于彩钢板过于巨大,很多队员不一会就累得抬不起手、举不起无齿砂轮锯。带队抢险的张善丰为大家加油:“大家再坚持一下,道路秩序早一小时恢复,大家的正常生活也少受一小时影响!”用了两个半小时,他们终于排除险情。

一宗宗险情的排查,一棵棵危树的处理,咬紧牙关、抹着汗水雨水,上海浦东新区山锋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的队员们鼓着劲,与各部门合作,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浦东多条道路终于恢复成市民眼中熟悉的模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