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入境游火热,旅游地图能否增加小语种
2025-01-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今年会举办哪些大型体育赛事”……1月1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现场咨询活动举行。咨询现场,相关职能部门一字排开,接受委员们现场提问。

咨询现场,政协委员们来到各单位的展台前就各自关心的话题向相关部门进行问询,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而各单位相关负责人认真记录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详细解答和说明。对于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问题,也会及时告知政协委员,保持跟进状态,并承诺尽快答复。

随着过境免签政策再次升级,境外游客来华更加便利,上海已成为境外游客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田子坊、新天地、武康路……在这些打卡点,外国游客的热情持续高涨。

针对当前入境游火热,市政协委员俞庆榕就“旅游地图能否增加多个小语种”等相关问题,与市文旅局进行深入交流。俞庆榕提出:目前的旅游地图仍以英语为主,是否可以在英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常用的语言,比方说韩语、德语、法语等。“将多种语言做在一张地图上,方便了入境旅客,同时节省政府的成本。”

张旗表示,上海每年都会分析上一年度主要游客客群来源,以及他们前往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比如,韩国人来沪多数会选择外滩、武康路等地,文旅局也将在旅游地图上为这些地点配备韩语翻译,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来提升服务水平。”张旗表示,未来旅游地图的编制频次可能从一年改为一个季度,甚至一个月,根据主要客源地动态调整,以更好满足入境游客的需求。

在市公安咨询处,多名政协委员就非机动车“抢占”上街沿人行道等现象,与相关负责人开展了深入交流。

市政协常委、台盟市委研究室主任林丽平提出,上海有不少非机动车禁行路段,一些电动自行车尤其是外卖快递车辆经常骑到上街沿,有电动自行车还快速穿行在行人间,严重影响到了行人安全问题。

对此,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部门正持续通过管理和教育对这一现象进行规范,并在一些禁非路段的路口设置停车区,引导非机动车有序停放。谈及原因,一方面是一些禁非路段不具备设置非机动车道的条件,比如南京西路等本身的机动车道数量少、流量大,难以划分非机动车道;另一方面,沿路的商业中心、办公楼和居民区都有非机动车和外卖配送的用车需求。

公安部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优化日常管理和执法教育,提升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优化交通组织设置,尽力满足更多元的出行需求。

对于公安部门的回复,委员们表示认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比方说优化禁非路段的设置、外卖平台放宽送餐时间、提升骑车人的安全意识等。”林丽平说。

据悉,1月14日参加委员现场咨询活动的单位共37家。截至当天下午1:30,现场接待委员咨询205人次,涉及144个事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