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一米高度”看城市,焦扬:法规政策制定前能否先进行儿童优先咨询评估机制?
2025-01-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上海是全国首个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直辖市,承担着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的使命任务。如何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增加儿童视角?如何利于儿童友好城市可持续发展?今年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提交“关于推动本市建立法规政策儿童优先咨询评估机制”的建议。

通过走访调研,焦扬发现,上海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两年来,上海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一揽子务实创新举措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可示范推广的儿童友好样板成果。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和特色实践点建设,遴选评估首批9个先行实践区和100个特色实践点,发挥样板示范引领作用。”

就“一米高度”看城市,焦扬说,上海已经公布首批61所儿童友好学校试点校名单,推动134所幼儿园成为第二批高质量创建园;打造“一江一河”儿童友好空间示范区,建成超170处儿童友好体验场所;打造儿童友好蓝绿生态空间,新建100个美丽街区;持续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打造157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305家青少年科普基地、110家青少年创新实验室;推进建设307家儿童友好医院,创建超100家星级母婴室,完成1393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持续推动儿童友好成为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同时,也要看到,上海在制定法规政策时全面落实儿童优先方面也有不足,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也有待用制度和机制继续巩固和规范起来。

焦扬注意到,在与儿童直接相关的法规政策方面儿童优先的意识和视野较为清晰,在非直接相关的政策方面儿童优先的主动意识则不够强,缺乏明确的要求和规范,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咨询评估机制予以推动保障。“你说,食品、金融、交通、空间规划,看上去并不直接关联儿童,但细分看,哪个方面又不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既是千家万户,又是千秋万代的重要的事情,上海理应走在前面,提供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儿童友好上海方案。我们建议,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儿童优先咨询评估机制,为共同营造重视儿童、关爱儿童、优待儿童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奠定良好基础,深入推动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焦扬说。

她建议,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不能缺失儿童视角和意见,要把儿童友好原则和“一米高度”理念纳入制定决策规划的主流。“建议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起草、制定与儿童权益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先自行开展儿童优先情况的检查审核工作。”

同时,推动成立儿童优先社会咨询评估委员会,探索建立儿童优先发展长效化常态化机制。“期待在2026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取得的成果,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和展望。”焦扬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