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和枢纽返程车流人流高峰来了,上海公安如何应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今日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上海迎来返程车流高峰。记者了解到,G40、G60、G15等主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大车流。据相关部门预计,今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到达旅客将达到65.1万人次,抵沪旅客将突破47万人次,两项数据均达到了今年春运期间的峰值。为保障广大市民平安顺畅返沪,上海公安多措并举“护航”返程大客流。
备足警力
启用信号灯控制模式
“大桥车辆较多,请大家保持车距,有序驾驶!”今日,崇明交警驾驶警车紧随缓行车流护航,其间不断使用警用喇叭展开安全提醒,有效确保返程车流不发生追尾事故。
今日上午7点许,导航地图显示,上海长江大桥路段已经出现车流缓行。据崇明交警部门提供数据,2月1日G40上海长江隧桥下行线(入城方向)车流量为5.5万余辆,2月2日(年初五)车流量达到6万余辆。
“我们按照预案及时在长兴服务区出口处启用信号灯控制模式,控制下行线进入隧道的车流量,确保G40长江隧道通畅。”崇明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陆凯介绍,今年春节返程相对提前,为应对返程高峰车流,崇明交警提早备足警力,最大限度投放至G40长江隧桥、陈海公路,实时掌握缓行节点和整体路况,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此外,为保障长江隧道出入口的通畅有序,浦东交警会同分局低空警务专班启用无人机对路面开展定时定频巡逻,实时把握流量变化。
分流引导
沪浙两地交警联勤联动
G60沪昆高速从2月2日下午开始,已经陆续出现返沪车辆。对此,松江交警通过加强警力驻守等方式,对大蒸港桥、新桥主线高架段等易拥堵点位进行疏导管理。
记者了解到,松江交警部门还和浙江高速交警进行联勤联动,一旦出现车流严重积压情况或发生散落物、事故、抛锚等道路突发事件时,立即通过沪浙两地的交通指挥系统联动发布建议路线,并利用高速情报板及时发布“快处快撤”、限速通行、压缩车道、分流引导等信息,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为应对G15沈海高速回沪车辆明显增多,金山公安制定一路一方案,综合运用“视频+实兵”以及警用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全面加强入沪高峰时段以及高流量路段通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在易拥堵路段加强警力部署的基础上,与导航软件合作,根据分流预案,引导车辆避开拥堵路段,并协调高速养护、牵引车辆落实常态值守,全力提升路面交通态势巡查和交通事故处置效率。
精准预判
动态调配警力
大年初四以来,铁路南站日均到发旅客突破1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两成,“高铁+长途客运”叠加效应显著。
“以前很多凌晨到达的旅客会选择留在车站等待地铁首班车,而现在网约车也成了节约时间和精力的首选。”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上海南站治安派出所民警仉颢宇介绍。
面对双重压力,上海南站治安派出所依托客流监测预警系统,对局部可能出现的短时大客流做出精准预判,以便合理动态调配警力和各方安保力量,引导铁路、地铁、长途客流有序分流进出站。徐汇交警支队根据返程客流动态调整疏导岗位,与南站治安派出所做好联勤联动。
加大疏导
疏堵保畅“不打烊”
随着虹桥火车站的又一班高铁进站,旅客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从出站口不断涌向临时上客点。“根据往年经验,从昨天20时以后是真正的考验。”闵行公安新虹派出所民警邓演刚表示。昨晚,他身上的三部对讲机从未停止过传讯。与此同时,P9、P10停车库每小时的车辆流转达4000辆次。
警方根据高峰预案,将2处停车库上下客点位的停车区域全部改为临时上客点,同时密切关注进出车流情况,部署警力加大疏导力度,保障各处上客点平稳有序。
停车库外,申虹路、申贵路沿线的哨声此起彼伏。“从大年初四开始,我们就全员上岗应对返程大客流。为进一步减少申虹路的道路压力,除了采取往年的疏导举措,今年我们还临时安排‘平安联盟’志愿者在枢纽出站的人行天桥处引导旅客至邵虹路、舟虹路等周边‘即停即走’点位打车和接客。”闵行交警一大队大队长蔡辉说道。
为应对铁路到达客流的激增,轨交警方在铁路虹桥火车站到达大厅中部设立隔离栏。“以虹桥2号航站楼为例,我们在该站4组进站闸机口设置硬隔离蛇形通道,同时,在站厅设置2个蓄水池及隔离设施,当站台客流压力增大时,关闭B1站厅至车站站台上行扶梯一侧隔离门,引导乘客在站厅蓄客等待,采用单循环引导乘客进出站,确保站台秩序井然。”轨交总队市域铁路专班负责人胡志毅说。
== 温馨提醒 ==
市民回沪返程前一定要提前关注路况,了解天气情况,合理规划行车线路。如遇冰冻天气,请务必降低车速,避免紧急制动和急打方向,防止车辆侧滑失控。若车辆发生事故或出现故障而无法移动时,需持续开启车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及时放置三角警示牌。车内人员应及时撤离至安全地带,并报警等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