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年后刚开工,“电子布洛芬”成为年轻人应对“节后综合征”的“特效药”
2025-02-1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一上班就乏力、精神不集中、情绪不好,告别春节假期后,大多上班族出现了“节后综合征”。而一旦下班,他们便重启“假期模式”,二刷三刷影视剧、熬夜刷短视频等比比皆是,试图将这些作为“电子布洛芬”,以调整上班带来的情绪上的不适应。线上演唱会、音乐剧、影视剧、综艺、小说、短视频、二次元……这些电子内容一度成为年轻人治愈自己情绪的“特效药”,被称为“电子布洛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电子布洛芬”,这背后隐含着年轻人精神心理层面的需求。但是,宣称能缓解精神疼痛的“电子布洛芬”,其真正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副作用”等问题值得大家挖掘与思考。

  ◆  下班通勤靠视频音乐来“续命”  ◆  

N刷影视剧、盘演唱会现场录制等等已经成为了年轻人节后下班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问及年轻人为什么喜欢看这些视频内容,“让我开心”是其中回答频次最高的答案。

《哪吒2》的火爆再次带动了《哪吒1》的浏览量。刚入行不久成为“打工人”小宋初八上班还不能完全进入工作状态,“不想上班”和“想看《哪吒2》”的口号就像95后女生小宋早起上班的闹钟,每天按时响起来。在抢票观影前,她趁下班时间在手机上又将《哪吒1》复习了一遍。观影结束后她的第一句反应是:“又‘活’过来了。”

小宋翻阅的《哪吒》相关视频记录

作为张杰十六年的粉丝,她几乎每天都会上B站刷张杰演唱会视频,还会反复观看自己录制的演唱会视频。地铁上、躺在床上、吃饭时,一天至少刷3遍。“早上七八点起床赶地铁的时候,不想玩手机,她习惯戴上耳机听张杰的音乐,上完一天班太累,下班还要挤地铁,在地铁上也会听,只要听张杰的音乐就会觉得很开心。”开心对她来说有时候是一种能量。

小宋收看的演唱会视频记录

而如今她的B站历史记录中最多的是关于电影《哪吒》的视频资讯。“想放空,不想动脑子,但不想完全‘空’脑子,放视频可以让我一边干别的事,一边听背景音。”类似于睡眠时的白噪音,影视剧短视频不仅仅只是她打发时间的工具,而变成了一种锦上添花的“脑部按摩”方式。和影视剧一样,动漫番剧也是年轻人现在热衷的消费品。混迹二次元多年的小陈,觉得两者都存在趣味性和娱乐性,“好看,很有意思”,这种感觉让他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放学回家打开电视是最开心的时候”,其开心的点在于享受故事情节本身之余,也可以短暂地将作业置之度外。

  ◆  上学放学用电子播客来提效  ◆  

如今,凭借“解放”双手双眼,电子播客也备受年轻人追捧。在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看来,通勤时间既能闭目养神又能学习绝对就是高效的“代名词”。

电子播客节目《八分》《八分半》贯穿了00后大学生小珂的整个大学时期,这个春节假期她也没闲着。洗澡、睡前、路上、等地铁、发呆时,她都会打开梁文道的播客节目。“播客重度依赖患者”是她对自己的评价。

小珂在看理想上的收听数据

收听播客也早已成为了她四五年培养起来的习惯。“不希望让自己脑子闲下来,不做点什么会觉得浪费时间,相反思考的时候会觉得很满足”。当回头看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小珂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忽左忽右》等历史文化类节目让她更了解拉美、中东地区的历史。梁文道在播客中表达出来的观点让她的情绪变得更加温和。有人在网络上对她进行人身攻击时,她第一反应想到的是梁文道对待“键盘侠”说的那句话,“谢谢你能关注到我这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并试图以此回应。

小珂在小宇宙的收听数据

私下里,她还会和朋友就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如果遇到职场骚扰,她表示也会坚决女性在职场的权益。目前,她还开设了自己的播客节目。

  ◆  节后开工借直播消费主陪伴  ◆  

消费是年轻人为数不多能自主控制的行为之一,但线下消费的时间和次数在不断限缩,相反,逛直播间、网络消费变成他们更为倾向的选择。

节后,职场新人小查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加班模式,一上来就是工作至晚上十点。因为工作内容主要涉及重复性的内容,“工作不复杂,只是比较多,不用太动脑筋”,所以一个人加班时,她习惯打开某社交平台的带货直播间,“把手机放在旁边就可以了。”

小查常逛的直播间

她家里7个漆画包、30多个手串、7个公仔、100多个吧唧都是在直播间下单购买的。“现在又没多少时间逛街,网购纯粹是满足消费欲。”上学时,她会和朋友每周约上几天出门散步逛街、玩剧本杀,但上班之后,社交活动骤减,和朋友的交流多借助线上渠道,仅有的两天周末时间可能用来“一天休息,一天和朋友聚一下餐”。

小查在直播间购买的玩偶公仔

不同于以往单纯带货直播的经济属性,如今的直播消费还涉及陪伴和社交属性。譬如手工主播设定固定的直播时间,直播时不再仅聚焦于带货,而是兼顾体验、互动和消费,一边制作手工,一边陪网友聊天,主打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交流。小查介绍,漆画包直播间是现场制作,每款包的样式都不一样。这种线上直播间也成为主播与粘性用户之间建构稳定关系的一种方式。

  ◆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耗时耗力  ◆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布洛芬”存在一定“副作用”: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容易“上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节后下班回家必刷视频的小宋发现,“刷视频的时候,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但不愿就此作罢的她,几乎每天刷到凌晨一两点,然后早上七点半起床上班。她描述自己的状态是“睡的时候不想睡,起的时候不想起”。

尽管逛直播间感觉可以让加班的时间过得快一点,但小查却表示自己容易在里面非理性消费,事后回想冲动行为都会产生后悔情绪,“我就一双手,怎么可能戴30多个手串。”

至于播客,尽管豆瓣小组“每天都在听播客”中已有4万多名成员,但其中不少成员对播客内容持保守态度。墨鱼是播客的老用户,总用时2684小时28分钟,相当于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听播客。她表示,最初听播客是抱着打破信息壁垒、收获新视角和观点的出发点,但听多了之后发现,大部分播客内容同质化严重,输出的话题大多是主观相似且重复的内容。

豆瓣小组“每天都在听播客”

  专家解读    电子布洛芬止痛效果短暂  

复旦大学哲学院王聚老师分析认为,热衷“电子布洛芬”是当代年轻人在生活中的正常自我调剂。它的出圈与情绪价值在生活中的比重增加息息相关。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上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时代的快速变革,会让很多年轻人感到焦虑和疲惫,因此人们需要发泄、安慰或治愈的渠道。借助电子媒介产品中休憩和充电,年轻人可以一定程度上重拾生活的动力与信心。

年轻人为什么更愿意选择借由虚拟产品来实现情绪的满足呢?主要原因是基于其特性——安全、性价比高、快捷有效。靠电子产品或二次元萌物来获得正向的情绪体验,可以不用诉说或讲述,不存在被别人背叛或泄密的危险。依托电子内容获得情绪价值所费的成本较少,只需手机网络,至多会员充值即可长时间享受。如果心情不好,相比于求助知心朋友和家人,它能做到“随时要,随时有,随时开始,随时结束”。

但他强调,“电子布洛芬”的止痛效果是短暂性的,压力仍来自生活,如果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疼痛”或“发烧”症状亦会反复。且一味使用电子媒介产品作为情绪“解药”,我们是否有能力从人际活动中寻求情绪价值?对电子媒介产品而言,使用者只是它提供服务的众多无差别对象,但“人类需要的不仅仅是被服务,而是要被理解和被看重。”尽管通过人际活动获得情绪价值需要个人更多的时间、体力和情感投入,冒着不被理解、被嘲笑或失败的风险,但也正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才展现出由人提供的情绪价值之真正价值。春节档电影仍在热映,线下约上三五好友去观影吧!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