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中国网文搭建全球创作桥梁:文化共鸣催生IP共创新生态
当电影《哪吒2》向着全球影史最高票房纪录发起冲击,人们为中国电影IP深深折服之际,大踏步“出海”的中国网络文学,这些年已实现“IP全球共创”,这无疑标志着中国文化“走出去”进入了更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网络文学凭借独特魅力,吸引了海量国外读者。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外作家和艺术家的最新创作成果,又反过来为中国创作者带来诸多启发。
中国网文“出海”成果丰硕。 AI生成图片
中国网文“催生”外国网络文学作家
记者曾在上海遇到过英国网络作家卡文。这个其貌不扬的青年人,用了4年时间成为了WebNovel(阅文集团海外门户起点国际)最知名的网络文学作家之一。他创作的《我的吸血鬼系统》讲述了一个热血的奋斗故事,阅读量超过7300万,先后进行有声和漫画作品改编。
卡文对7300万的阅读量相当吃惊。要知道,他的祖国英国目前也不过6835万人。不过他对记者坦言,这一切都拜中国网络文学所赐。好几年前,WebNovel上已经有一些翻译成英文的中国网络小说。卡文看得如醉如痴,他觉得这些网络小说的精彩程度甚至不在《哈利·波特》之下。
当读完《斗罗大陆》之后,他下定了决心,在起点国际上注册了账号,以“JKSMan-ga”为笔名,开始网络文学创作。那是遥远的2019年。要当网络作家是受到了中国网文的激励,而写出《我的吸血鬼系统》这样的爆款小说,灵感也来自中国网文。“我阅读了很多中国的作品,比如像《超级神基因》这样非常有名的作品。我发现当我们读一些比较经典的中国网文作品时,刚开始节奏比较缓慢,但是突然间就上升到了很快的速度,像坐过山车一样,这是很刺激的一种体验。”卡文说,成为网络作家之后,他找到了自身价值。
另一位著名网络作家“光荣之鹰”则来自非洲的加纳。这位85后女作家对记者坦言,是中国的网络文学改变了她的命运和性格。“光荣之鹰”小时候继母对她不好,因此她一直盼着早点离开家,性格也有点孤僻。对于她来说,未来曾经是有点灰暗的,她并不知道前途在哪里,直到她开始在网上阅读来自中国的网络小说,世界才逐渐向她打开。
“光荣之鹰”还记得她读的第一本中国网文是“赘婿”题材。“戏剧性的情节转折让我目不暇接,我很佩服中国作家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小说是那么有趣,激励着我在未来也要写出类似的长篇小说,让人欲罢不能。”
“光荣之鹰”的灵感主要来自她自己的婚姻,当然她也会从父母动荡的关系以及朋友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灵感。“光荣之鹰”目前最受关注的作品是《寻迹旧爱》,灵感就来自中国网文“追妻”“大女主”等情节。“我在读一个类似的故事时发现了创作灵感,并被那个故事开头的节奏所吸引。”
中国网文实现“全球IP共创”飞跃
上海已经举办了三届国际网络文学周。每到这时,记者都会遇到大批来自海外的网络文学作家。因为工作的关系,记者也曾和很多外国知名作家打过交道,但这群国外网络作家却如此的与众不同。所有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他们是真正在中国网络文学的滋养下,于中国网络文学文化的“孵化”中诞生的一批创作者。
“读中国网文让我有一种恋爱的感觉。”在一次圆桌论坛上,菲律宾网络文学作家洋桔梗·雷纳这句真诚的话语,引得众人会心一笑。洋桔梗·雷纳的热爱非常具体——她痴迷中国网络作家“百香蜜”的作品,并从中汲取灵感,进而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有意思的是,那场圆桌论坛“百香蜜”也参加了。她对自己的作品在国外那么受到欢迎而感到吃惊,她说自己没有刻意地为“出海”而创作,她只是希望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东西融入作品里。
两个月前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网络文学进入“全球IP共创新阶段”。对于“IP共创”,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斌兵给出了一段精准阐释:“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已经从高增长向高质量转换,进入‘全球共创IP’的新阶段。中国网络文学出海20多年,不仅向海外输出了众多优秀作品,还建构起一整套立足数字时代的创作机制和产业生态,并用新技术创造新动能,开启了网文全球化的新浪潮。”
近年来,中国的游戏、动漫在海外热度极高。先是《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掀起热潮,后有动画电影《哪吒2》在多个国家一票难求,这都彰显出“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然而,这些收获大批粉丝、备受追捧的中国作品尚未进入“全球IP共创新阶段”,而中国网络文学却率先实现了这一跨越。
“IP全球共创”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像卡文、“光荣之鹰”、洋桔梗·雷纳等外国网络作家,他们在阅读中国网文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价值,进而投身网文创作,创造新的IP。据统计,由中国网文培养起来的外国网络文学作家有数十万人。第二个层面就是一种双向奔赴——你启发了我,我也启发了你,大家诞生一个新的IP。
在这方面意大利青年艺术家罗旭的创作很有代表性。罗旭来自意大利罗马,是一名舞台设计师。不久前,他发起了一个名为“Urban Soul”(城市灵魂)的项目,通过对废旧工厂的创意化改造,将之重塑为艺术文化社区。这个项目让很多中国人惊叹,但是他们不知道罗旭的创意其实来自中国网络文学。
原来,作为中国网文的“老粉”,罗旭最喜欢阅读带有魔幻元素的作品,并将其中的瑰丽想象和故事情节转化为设计灵感。他以自己设计的一款舞台装置作品为例:“这台装置的灵感来自一本刊载在起点读书上的魔幻小说,通过色彩、线条和装置材料,捕捉书中那种神秘的氛围。”罗旭说,“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网文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全新世界的大门。独特的构思、鲜活的人物和扣人心弦的情节,都让我深受启发。”
受到中国网文启发而诞生的艺术项目,又给了中国人很多启示,这种“我中有你,我中有你”,并且相互促进,应该就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IP共创新阶段”。这种良性的互动成长,恐怕才是中国推进“网文出海”最根本的目的。
这些“中式网文基因”海外最受宠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十大国际传播影响力IP。受访者供图
如果说几年前“网文出海”还只是一种号召,那么现在这已变成一股真切地席卷全球的潮流。据《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到43.50亿元,同比增长7.06%。截至2024年11月底,阅文集团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已上线约6000部中国网文的翻译作品,2024年新增出海AI翻译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长20倍,累计海外访问用户近3亿。
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网络文学都适合“出海”。阅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他们多年的观察和分析,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作品(如《庆余年》),讲述当代青年人热血拼搏故事的作品(如《全职高手》),还有融合蒸汽朋克和克苏鲁神话等元素的作品(如《诡秘之主》)是目前最受外国读者欢迎的中国网文。这些网文对外国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也就是所谓“中式网文基因”。
《诡秘之主》与《庆余年》海报。
《庆余年》的火爆主要体现在由其改编的网剧上。《庆余年第二季》成为迪士尼首部面向全球同步发行的中国大陆电视剧,播出后迅速登上Disney+热度榜榜首。该作品在Youtube和Google搜索指数上表现突出,TikTok平台上也展现了强大的全球影响力。
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庆余年》可以算是近年呈现中华传统文化比较成功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外国读者可以洞见古代中国美好的样子。在很多报道中可以看到,不少外国读者就是因为看了《庆余年》而来中国旅行,而当代中国那种传统和现代交织的模样,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相比之下,《全职高手》更受到外国青年人的追捧。阅文通过全球4000多家主流媒体以及YouTube、TikTok、X(原Twit-ter)、Facebook等海外传播平台的跟踪与分析,研究团队评估了中国网络文学IP的国际传播影响力。结果显示,《全职高手》《庆余年》《与凤行》《诡秘之主》《墨雨云间》《斗破苍穹》《在暴雪时分》《剑来》《凡人修仙传》和《大奉打更人》等十大IP在国际上拥有显著的影响力。《全职高手》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得分指数最高。在X平台和Google搜索指数上,《全职高手》的表现尤为突出,内容在年轻群体中引起了高度讨论和广泛传播。
其实,所谓“成长的烦恼”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全职高手》讲述当代青年人拼搏故事不仅激发了中国人的热血,同样可以激发外国人的热血。“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很多外国青年人也都受到了很大冲击,是继续奋斗还是选择躺平,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抉择。而《全职高手》显然是对他们的一个正面导向,让他们觉得生活还是会有希望的,只要靠自己的努力。”
在国际影响力排名前十的中国网文IP中,《诡秘之主》的创作是最国际性的。因为无论是国际化的,还是蒸汽朋克,或是克苏鲁神话,其元素本身就来自西方,所以外国读者阅读毫无障碍。反而是中国网络作家的不同解读,会激发他们的更多阅读兴趣。
“不刻意迎合,把自己的故事写好就行”
网络作家“盛不世”也有不少作品“出海”。她的《你是我的万千星辰》被翻译成英文、西班牙语、韩语和印尼文,在网上很受外国读者追捧。很多读者还给“盛不世”留言,表达自己的钦佩。这让“盛不世”深切感受到文学真的是没有国界的。
事实上,作品海外阅读的收入,也成为不少中国网络作家收入的重要组成,而随着全球网文市场的进一步扩张,这方面的收入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长此以往,中国的网络作家的写作将越来越国际化——为了吸引国外读者的眼球,中国网络作家很难避免会采取迎合之势,有意加入一些全球元素。这对“网文出海”也许是有利,但对中国网文本土化特色的保持是不利的。
不过“盛不世”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她对青年报记者说,她在写作的时候依然会想着先把自己想写的故事写好,而不是为了迎合谁而去写一个故事。再说了,国外的读者那么多,满足了一批读者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另外一部分读者的需求。而好的故事是一定会让不同读者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一味去迎合,那就有本末倒置的感觉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网文出海”进入“全球IP共创新阶段”的现在,中国网络作家会无动于衷,安于现状。“盛不世”告诉记者,国外读者的审美和中国读者的审美肯定是有差异的,文化背景不同,会造成一些内容的阅读会有障碍。记者了解到,现在对于一些著名网络作家的重点作品,在“出海”之前,各阅读网站会有专业人士帮忙润色修改,使之更好地为外国读者所理解和认同。
记者理解到,“网文出海”背景之下,中国的网络文学延伸出了很多行业。前面所说的,为网文进行润色修改的有一批人,还有专门对网络文学进行翻译的一批人,他们等于是对网络小说进行了二度创作,很多作品经过他们之手,在国外广为流传,成为了“全球IP共创”的重要基石。
中国网文已实现“一键出海”
“网文出海”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翻译。在传统文学界,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人都有大量作品被翻译到国外,这使得他们成为最为外国人所熟知的中国作家。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翻译恐怕是立了大功。
但问题是,网络文学的翻译不同于传统文学。一个传统作家一辈子可能也就写个千万字作品,但一部网络小说可能就有千万字。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网文,如果还采取以往的人工翻译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好在AI已经越来越成熟了,现在国外读者看到的中国网文很多就是AI翻译的。
据统计,在AI助力下,2024年WebNovel新增了超过2000本翻译作品,覆盖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印尼语等多种语言版本。在WebNovel畅销榜前100的作品中,AI翻译作品占比约42%。
据阅文集团海外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网文出海的效率,他们建立了自动化翻译流程,确保作品章节更新后可以尽快产出翻译版本;还建立了多个文化术语库,适配多种类型的文风文体,以保证不同类型的作品都可以被准确呈现。
AI的助力,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网文的传播面。借助AI翻译,起点国际升级了多语种翻译计划,当前翻译的网文作品已经覆盖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印尼语等多种语言。借助于小语种的突破,日本、西班牙、巴西、法国、德国成为2024年阅文海外阅读量增速最快的前5大国家。其中,日本用户增速达到180%。
[对话]
网文“出海”的未来是何光景
侯晓楠(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要进一步推进“网文出海”,实现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IP共创”,AI翻译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我可以给你列几个数据,传统人工翻译难以应对网文日均数万字的更新体量,而AI翻译技术通过“机器初译+人工校对”模式,将千字翻译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秒,实现“一键出海”,成本也降至原来的1%。可以说,AI技术大幅加速了中国网文在海外市场的开拓。
《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提出,当下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呈现四大趋势:一是“AI翻译,加速网文多语种出海”;二是“全链出海,IP全球共创模式升级”;三是“交流互鉴,深入Z世代流行文化”;四是“新机涌现,全球开拓发展新空间”。对此,我很同意。应该强调的是,AI翻译被放到第一位。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经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传播进步思想和服务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而网络文学之所以被称为“世界文化现象”,不仅在于中国IP的全球化,也在于中国IP模式的全球化。
对于“网文出海”的未来,我提出了三个方向:巩固IP源头,构建全球化的精品内容生态;加速生态出海,推动中国IP全产业链协同;深化国际合作,升级全球本土化的共创模式。我们希望通过产业链协同与可视化突破,打造全球化的“常青IP”。同时,阅文也将积极建设“阅文好物”的全球销售渠道,打通从内容到体验再到商业化的全链路运营,为中华文化符号出海提供强大空间和动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策划:高玲
编辑:郭佳杰 张红叶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