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AI等新技术、DeepSeek提供灵感,新学期如何拥抱新科技?
2025-02-17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2月17日,上海约177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春季新学期开学。与往年相比,今年很多学校的开学活动中都融入了AI元素,而对于火爆的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老师们也已在研究如何运用到课堂上。

开学第一天,上海市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的学生就来了一次沉浸式的科技体验

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机器人舞蹈《秧BOT》惊艳了全国观众,也让前沿科技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在上海市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依托学校新一轮区级重点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指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借着科学教育的东风,学校进一步打造多方联动、经验共享、资源互补的合作育人新模式,成立“创新人才早期孵化”教联体,发布课程清单和实践地图,共同打造校家社企协同育人新格局,让创新素养培育真正融入学校创新工作。启动仪式后,家长志愿者和企业代表们立即发挥作用,进入各班为学生们送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创课堂。AI知识知多少、神奇的材料、航空装备、静电飞花、解码上海城市建设……孩子们返校第一天就来了一次沉浸式的科技体验。

政立路小学的学生带着创意作品入校

开学第一天,政立路小学的学生们都带着一幅“蛇舞新春 艺承未来”蛇形民俗创意作品入校。一名四年级学生表示,老师布置了一些紧扣传统文化主题的寒假作业,同时也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这幅画是我自己画的,DeepSeek给我提供了一些灵感和颜色上的建议。比如,告诉我如何配色,建议我把蛇画成绿色的,然后画一些金色的鞭炮作为点缀。”一名三年级学生介绍说,和AI对话,就像有一个好朋友适时提出意见和看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此次寒假作业,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学校和家长通过家校联动,对孩子们正确使用人工智能软件的积极引导和探索。接下来,政立路小学还将紧扣特色生涯课程,设置AI大模型的相关科目,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思考学业与之后的职业规划,让他们在生涯教育过程中获得更有前途的发展。

在杭州路第一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尝试用AI制作新春贺卡、创作班级主题曲,还设计了精美的诗配画。高年级的学生则用AI写春联、制订学习计划,甚至规划了新学期读书节的活动方案。

随着DeepSeek的火爆,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已经第一时间进行了学习,并在探索如何与其他APP结合、如何运用在课堂上等问题。“我们的理念是拥抱科技,不是阻断科技。”学校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语文教师贺春秋介绍说,如何拥抱科技也考验着教师的智慧。“DeepSeek可以写作文,但肯定不能这么(直接)用。可以用来辅助学生(作文)架构,比如有时候小朋友想不出素材,可以问问‘人工老师’,开阔一下思路,但一定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贺春秋表示,基于这一点,学校语文课的写作都是在课堂上进行,写作作业不带回家,“学生可以回家抄写生词、背诵课文,但写作都是随堂练笔。”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今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上海基础教育将进一步强化科学教育,探索AI赋能创新。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上海以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为契机,打造先行先试联合体,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积极构建“大科学教育”工作格局。同时,作为在全国率先将人工智能基础确定为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的城市,上海将继续支持指导各区各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人工智能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全新挑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