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表演、美妆、宠物护理课堂……徐汇这个青年夜校赋能社区自治
2025-03-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徐汇区上实城开阡集·汇社区青年中心里正传出阵阵合唱声。20余名青年齐聚于此。歌声回荡,为“打工人”的夜生活解锁了新的打开方式。

近日,徐汇的周末青年夜校重启。阡集·汇社区首批入住青年eva便和她的“课搭子”们一起报名了青年夜校的合唱课程。

  ◆  走出家门,特色课程吸引“打工人”  ◆  

2022年11月上线的阡集·汇社区,作为上海市首批大型R4(专项租赁用地)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共有住户1006户,其中青年住户比例高达95%以上。为了匹配住户需求,丰富青年业余生活,2024年3月,徐汇团区委携手上实城开集团团委,将青年夜校办班点开进社区楼下,近一年吸引了5000人次参与。

eva第一次参加社区里的青年夜校是在2024年8月。当时看到社区内青年夜校的戏剧课程海报后,她便迅速预约了线上抢课。“我以前比较‘宅’,但对戏剧很感兴趣,了解到上课地点‘下楼即达’,还是公益课程后,我就立即决定了报名。”eva告诉记者,开班第一课上,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老师并没有直接授课,而是与学员围坐交流,认真听取了学员对课程的意见和预期,并调整了课程的内容及频率。“这种双向互动的课堂对我们‘打工人’非常友好,让我一下子就对青年夜校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经过近半年的戏剧课程学习,eva 不仅加深了对戏剧的理解,更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搭子”。今年合唱课程启动后,她便立刻联系两位“搭子”一同报了名。

除了戏剧、合唱、尤克里里、黑胶等艺术音乐类课程外,徐汇的青年夜校里,还有给90后讲马克思、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等“青言青语”思政课程,瑜伽、普拉提等健身类课程,非遗制作、国风走秀、中医体验等传统文化类课程。这些丰富的课程分布在各街镇的办班点中,连接了和青年交流的“最后一公里”。以阡集·汇社区为例,团区委在广泛征集社区青年意见基础上,开设的养宠素描课程吸引了众多青年携“毛孩子”一同参与,反响热烈。

“最近,我们应漕河泾开发区女性青年们的意见,筹备开设‘快手’化妆课。目前已协调到共建单位授课,预计4月份上线。”徐汇团区委青年夜校负责人陈雪艳告诉记者,团区委持续广泛征集青年意见,加入如 AI 等青年呼声高、内容新的主题课程,不断更新“青‘课’菜单”。

  ◆  走进社区,青年夜校赋能社区治理  ◆  

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参与,提升了大家对社区的关注度和归属感。在上实城开集团团委书记张旖颖看来,不管是开设课程,还是举办活动,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促进青年住户的自治。

“我们社区青年住户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7%,海归留学住户占比13%。这些青年不仅知识素养高,更怀揣着理想与热情,具有庞大的自治基础。”张旖颖介绍,在徐汇团区委牵头下,城开集团作为建设运营方,漕河泾街道作为属地管理方,上海华爱公益基金会作为资源注入方,共同形成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的合力。

在此背景下,2024年11月,阡集·汇社区青年理事会招募计划正式启动,呼吁更多社区青年成为社区治理的“青春合伙人”,同时挖掘社区意见领袖和骨干青年,主动承担社区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为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如今,社区通过各类服务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青年自治模式有效转化,已经形成了“社区合伙人”的基础团队,他们积极为社区各项活动出谋划策。今年1月18日,社区举办的“团团暖新”迎新派对活动,便是由10名“社区合伙人”们历经1个月的精心策划。从前期构思、物料准备、细节推进,到当天的摊位负责、节目安排、摄影主持,青年们充分发挥才能,集思广益,打造了一场属于他们心中的迎新活动。

当天活动中,阡集·汇社区青年夜校的学员们也携带着他们的学习成果登台展示。eva作为“社区合伙人”之一,与社区青年们全程参与。“我们在这里享受着社区提供的资源,也早把这里当成了在上海的家。能和‘家人’一起齐心协力举办活动,我感觉特别开心,也特别有成就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